时间: 2025-05-01 04:56: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56:04
词汇“暴衣露冠”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暴”、“衣”、“露”、“冠”。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暴衣露冠”字面意思是指衣服破烂、帽子也露出了头。这个成语形容人衣着破旧,形象狼狈,通常用来比喻人的处境艰难或生活困顿。
“暴衣露冠”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衣着的重视,以及衣着与社会地位的关联。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某些文学作品中仍能看到其身影。
在**传统文化中,衣着不仅是个人卫生的表现,也是社会地位和尊严的象征。因此,“暴衣露冠”这个成语在描述个人困境时,也隐含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同情和悲哀。它让人联想到那些因为各种原因而陷入困境的人们,唤起人们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这个成语,但它提醒我们在评价他人时要考虑到他们的处境,避免以貌取人。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暴衣露冠行路难,心中自有明月光。”
看到“暴衣露冠”这个词汇,可能会联想到黑白电影中那些衣衫褴褛的流浪者,或者是某些悲情音乐中描绘的贫困景象。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如英文中的“ragged”或“down and out”也能传达相似的意思。
“暴衣露冠”这个成语虽然不常在现代口语中使用,但它蕴含的历史和文化意义仍然值得我们深思。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背景和社会现象。
足下甚苦,~,将兵助楚讨不义,足不何不自喜也?臣原以事见,而曰‘吾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
1.
【暴】
(会意。古文从日,麃声。从日出艹米。本义:晒)。
同本义。
【引证】
《广韵》-暴,日干也。曝,俗。 、 《小尔雅》-暴,晒也。 、 《考工记》-书暴诸日。 、 《孟子》-一日暴之。 、 《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偃卧日中也。”-暴于南荣。 、 《左传·宣公十二年》-今我使二国暴骨。 、 《颜氏家训·书证》-言日中时必须暴晒,不尔者,失其时也。
【组词】
一暴十寒;暴炙、 暴背、 暴浣
2.
【衣】
穿衣。
【引证】
《孟子·滕文公上》-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 、 、 《韩非子·五蠹》-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
【组词】
衣紫腰金、 衣帛、 衣冠
遮盖;包扎。
【引证】
《易·系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 、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裂裳衣疮。
【组词】
衣被海内、 衣饰、 衣覆
3. 【露】
4.
【冠】
戴;戴帽子。
【引证】
《楚辞·屈原·涉江》-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 《孟子·滕文公上》-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 、 《战国策·齐策》-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组词】
沐猴而冠;冠带、 冠巾、 冠狗
超出众人;超过;位居第一。
【引证】
《史记·萧相国世家》-位冠群臣,声施后世。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将军勇冠三军,才为出世,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
【组词】
冠带医生、 冠首、 冠绝、 冠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