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08: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08:32
残敌:字面意思是指在战斗或竞争中剩余的、未被消灭或击败的敌人。基本含义是指那些在主要战斗结束后仍然存在的敌对力量。
“残敌”一词由“残”和“敌”两个字组成。“残”字古已有之,意为剩余、不完整;“敌”字则指敌人、对手。两者结合,形成了描述剩余敌对力量的词汇。
在战争文化中,“残敌”常被用来强调战争的残酷性和持续性。在社会背景中,它也可能被用来比喻那些在社会变革中仍未被彻底消除的旧势力。
“残敌”一词往往带有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暗示着仍有未解决的威胁存在。联想上,它可能让人想到战争的阴影、未竟的事业或潜在的危险。
在个人生活中,“残敌”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在个人成长或职业发展中仍需克服的困难或对手。
在诗歌中,可以将“残敌”融入描述战争后遗症的诗句:
战火熄,硝烟散, 残敌匿,暗影潜。 心未宁,夜难安, 梦回战场,敌影现。
在不同语言中,“残敌”可能有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remnants of the enemy”或“remaining foes”。
“残敌”一词在描述战争或竞争后的剩余敌对力量时非常有效。它不仅在军事领域有重要应用,在文学和日常语言中也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了解和掌握这一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复杂的情境和情感。
1.
【残】
(形声。从歹(è),戋(jiān)声。从“歹”表示与死亡有关。本义:伤害)。
同本义。
【引证】
《苍颉篇》-残,伤也。 、 《战国策·秦策》。注:“灭也。”-昔智伯瑶残范中行。 、 《诗·大雅·民劳》-废为残贼。 、 《战国策·齐策》。注:“坏也。”-则汝残矣。 、 《史记·樊郦滕灌传》。集解:“谓多所杀伤也。”-凡二十七县残。 、 《战国策·秦策》。注:“害也。”-张仪之残,樗里疾也。 、 《周礼·夏官》-放轼其君则残之。 、 《左传·宣公二年》-残名以逞。
【组词】
摧残、 残心、 残贼、 残灭、 残夷
2.
【敌】
(形声。从攴(pū),啇(dí)声。本义:匹敌;对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敌,仇也。 、 《尔雅》-敌,匹也。 、 《战国策·秦策》。注:“强弱等也。”-四国之兵敌。 、 《国语·楚语》-且夫自敌以下。 、 《国语·周语》-敌国宾至。 、 《孙子·谋攻》-敌则能战之。
【组词】
试看天下谁能敌;敌体、 敌礼、 匹敌、 势均力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