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5: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5:46
词汇“残日”的深入学*和分析:
“残日”字面意思是指即将落下的太阳,通常用来形容傍晚时分太阳快要落山的状态。基本含义是形容时间的流逝,常带有一定的哀愁或怀旧情感。
“残日”一词源于古代汉语,由“残”和“日”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用法和含义逐渐丰富,但基本情感色彩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残日”常与怀旧、哀愁等情感联系在一起,如古诗中的“残阳如血”等表达。在社会背景中,它也常被用来形容某些事物的衰落或终结。
“残日”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哀愁、怀旧和感慨。它让人联想到一天的结束,生命的流逝,以及某些美好事物的消逝。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在某个傍晚时分,看到夕阳西下,心中涌起对过去时光的怀念,这时“残日”这个词就会自然而然地浮现在脑海中。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残日如梦,余晖洒满归途,心中旧梦,随风飘散。”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夕阳西下的画面,金色的余晖洒在大地上。结合音乐,可能会联想到一些柔和、哀伤的旋律,如钢琴曲《黄昏》。
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可能是“sundown”或“sunset”,它们在表达上更偏向于描述太阳落下的物理现象,而“残日”则更多地带有情感色彩。
“残日”这个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一定的情感深度和文学价值。它不仅描述了一个物理现象,更承载了人们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背景中,它都能引发丰富的联想和情感反应,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
1.
【残】
(形声。从歹(è),戋(jiān)声。从“歹”表示与死亡有关。本义:伤害)。
同本义。
【引证】
《苍颉篇》-残,伤也。 、 《战国策·秦策》。注:“灭也。”-昔智伯瑶残范中行。 、 《诗·大雅·民劳》-废为残贼。 、 《战国策·齐策》。注:“坏也。”-则汝残矣。 、 《史记·樊郦滕灌传》。集解:“谓多所杀伤也。”-凡二十七县残。 、 《战国策·秦策》。注:“害也。”-张仪之残,樗里疾也。 、 《周礼·夏官》-放轼其君则残之。 、 《左传·宣公二年》-残名以逞。
【组词】
摧残、 残心、 残贼、 残灭、 残夷
2.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 、 《易·说卦》-离为日,为火。 、 《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 、 《孟子》-天无二日,太阳也。 、 《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
【组词】
日冠、 日昃、 日旸儿、 日月交食、 日头搁山、 日头趖西、 日居月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