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5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56:19
词汇“亡口”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或成语。因此,对于这个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可能会比较有限。不过,我们可以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来探讨这个词汇。
“亡口”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失去说话能力”或“没有说话的人”。其中,“亡”通常指失去、死亡,而“口”则指说话的能力或人。
由于“亡口”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人因某种原因失去了说话的能力,或者在比喻意义上表示某人沉默不语。
由于“亡口”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的信息非常有限。它可能是由“亡”和“口”两个字组合而成,用来形容失去说话能力的状态。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亡口”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因恐惧、压迫或其他原因而选择沉默的人。
“亡口”这个词可能会引起一种沉重和压抑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沉默、无助和被剥夺表达自由的情景。
由于“亡口”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可能较少。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亡口”用来形容一个沉默的角色,或者用来比喻一个被剥夺****的社会。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沉默的人,或者一个没有声音的场景。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无声或低沉的音乐来表达“亡口”的意境。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表达,用来形容失去说话能力或选择沉默的状态。
“亡口”这个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可以用来形容一种特定的状态或情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情景。
1.
【亡】
古同“无”。
没有。 同: 无
【引证】
《列子·汤问》-河曲智叟亡以应。 、 《诗·唐风·葛生》-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 《仪礼·士丧礼》-亡则以缁,长半幅。 、 《论语·子张》-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 《孟子·尽心上》-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 、 《汉书·李广苏建传》-自苦亡人之地。 、 、 《后汉书·列女传》-君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
2.
【口】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引证】
《说文》-口,人所以言食也。 、 《国语·晋语》-且夫口三五之门也。 、 《春秋·元命苞》-口之为言达也。 、 《鬼谷子·捭阖》-口者心之门户。 、 《左传·定公四年》-勺饮不入口七日。 、 《后汉书·张衡传》-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 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组词】
口腹、 口分、 口滑、 口辅、 口眼弗闭、 口里摆菜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