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0:42: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0:42:20
残戮: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残酷地杀害或屠杀,通常指***的、无情的杀戮行为。它强调了杀戮的残忍性和非人道性。
在文学中,“残戮”常用于描述战争、暴乱或灾难中的*死亡场景,用以表达对人类苦难的深刻同情和对暴行的强烈谴责。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因为它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和历史背景。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军事学中,“残戮”可能被用来描述特定或战争中的屠杀行为。
同义词:屠杀、杀戮、血洗、灭绝 反义词:拯救、保护、抚慰、治愈
同义词中,“屠杀”和“杀戮”更侧重于动作本身,而“残戮”则强调了行为的残忍性和后果的严重性。反义词则表达了与“残戮”相反的积极行为和情感。
“残戮”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残”意为残缺、不完整,“戮”意为杀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指代残酷的杀戮行为。
在许多文化中,“残戮”一词与战争、暴力和人类的悲剧紧密相关。它常常被用来描述历史上的重大灾难,如战争、种族清洗等,反映了人类社会中的暴力和冲突。
“残戮”这个词带有一种沉重和悲痛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无辜者的苦难和生命的脆弱。这种联想可能会激发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暴力的抵制。
在个人经历中,这个词可能与历史学*或新闻报道中的相关**相关联,提醒我们历史的教训和和平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那片被残戮染红的土地上,希望的种子悄然发芽。”
视觉上,“残戮”可能让人联想到战场上血迹斑斑的景象,或是纪录片中描述的悲惨场景。听觉上,可能是沉重的背景音乐,或是旁白中沉痛的叙述。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massacre”或德语中的“Massaker”,虽然具体词汇不同,但都传达了类似的残酷杀戮的概念。
“残戮”这个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描述了一种极端的暴力行为,也反映了人类历史中的悲剧和苦难。理解和使用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反思人类社会中的暴力和冲突,以及追求和平的重要性。
1.
【残】
(形声。从歹(è),戋(jiān)声。从“歹”表示与死亡有关。本义:伤害)。
同本义。
【引证】
《苍颉篇》-残,伤也。 、 《战国策·秦策》。注:“灭也。”-昔智伯瑶残范中行。 、 《诗·大雅·民劳》-废为残贼。 、 《战国策·齐策》。注:“坏也。”-则汝残矣。 、 《史记·樊郦滕灌传》。集解:“谓多所杀伤也。”-凡二十七县残。 、 《战国策·秦策》。注:“害也。”-张仪之残,樗里疾也。 、 《周礼·夏官》-放轼其君则残之。 、 《左传·宣公二年》-残名以逞。
【组词】
摧残、 残心、 残贼、 残灭、 残夷
2.
【戮】
(形声。本义:斩,杀)。
同本义(表示处以死刑,特指杀死人后陈尸示众)。
【引证】
《说文》-戮,杀也。字亦作剹。 、 《周礼·掌戮》注-戮谓膊焚辜肆。 、 《荀子·王制》-防淫除邪,戮之以五刑。 、 《资治通鉴》-俘囚为盗耳,晓当尽戮之。
【组词】
戮佞、 戮身、 戮挫、 戮杀、 戮害、 戮罪、 戮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