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47: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7:06
“催逼”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通过不断的催促和压力迫使某人或某事加快进度或达到某种状态。它通常带有一定的负面情感色彩,暗示着一种不情愿或被迫的感觉。
“催逼”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其词源可能与“催促”和“逼迫”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逐渐固定,成为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词汇。
在**文化中,“催逼”常常与家庭教育和社会竞争压力联系在一起。家长对子女的学业催逼反映了社会对成功的追求和对教育的重视。
“催逼”这个词往往让人联想到压力和紧张,可能会引起不适或抗拒的情感反应。它提醒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需要平衡催促和尊重他人的需求。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遇到过父母对我的学业催逼,这种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催逼”的负面影响,也学会了如何在压力下保持自我。
在诗歌中,可以将“催逼”融入描述自然界中万物生长的紧迫感:
春风催逼着嫩芽, 迫使它们在阳光下竞相绽放。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紧张氛围的画面,如一个人在办公室中被上司催逼的情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急促的脚步声或紧张的对话声。
在英语中,“催逼”可以对应为“pressuring”或“pushing”,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施加压力的含义。
“催逼”是一个在多种语境中都有应用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外在的压力行为,也反映了内在的情感状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的多种用法和情感色彩对于准确传达信息至关重要。
1.
【催】
(形声。从人,崔声。本义:催促,促使) 同本义。
【引证】
《诗·邶风·室人》-交徧催我。 、 《侯成碑》-鸿仪催零金。 、 柳永《雨霖铃》-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 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组词】
催比、 催并、 催迸、 催科、 催命鬼、 催索
2.
【逼】
(形声。从辵(chuò),畐(fú)声。本义:接近,靠近)。
同本义(仅表示空间距离的接近、靠近)。
【引证】
《说文新附》-逼,近也。 、 《资治通鉴》-秦兵逼淝水而陈。(陈:布阵) 、 《聊斋志异·促织》-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 、 《国语·郑语》-不可偪也。 、 《淮南子·兵略》-是故入小而不偪。 、 《小尔雅·广诂》-逼,近也。
【组词】
逼水、 逼曙、 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