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0:2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0:29:26
城门鱼殃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个成语用来比喻无辜的人或事物因他人的过失或灾难而受到牵连或损害。
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外物》:“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此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者也。”原意是指城门失火,人们从池中取水救火,结果池中的鱼也因此遭殃。
在传统文化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警示人们要注意避免无辜受害,同时也反映了人对于因果报应和连带责任的思考。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无奈和同情的感觉,因为它描绘了无辜者因他人的错误而遭受不幸的情景。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因为朋友的错误而受到牵连,这时候就可以用“城门鱼殃”来形容自己的处境。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城门一炬火,池鱼泪满腮。无辜遭此劫,何日得昭来?”
想象一幅画面:城门处火光冲天,人们在慌乱中取水救火,而池中的鱼儿在水中挣扎,这一幕既悲壮又无奈。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ollateral damage”,但它更多指的是战争或冲突中的无意伤害,与“城门鱼殃”在情感色彩上有所不同。
“城门鱼殃”这个成语深刻地反映了无辜受害的主题,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提醒我们要注意避免无辜牵连,同时也启发我们在面对不公时要勇于发声。
城门鱼殃,昆岗玉碎。
1.
【城】
(会意。从土,从成,成亦声。本义:城墙)。
同本义 。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高墙。一般分两重,里面的叫城,外面的叫郭,城字单用时,多包含城与郭。城郭对举时,只指城。
【引证】
《说文》-城,所以盛民也。 、 《礼记·礼运》-城郭沟池以为固。 、 《史记·田单列传》-使老弱女子乘城。 、 《公羊传·定公十二年》。注:“天子周城,诸侯轩城。”-百雉而城。 、 《谷梁传·隐公七年》-城为保民为之也。 、 《墨子·七患》-城者,可以自守也。 、 唐·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组词】
城内;城外;万里长城;城守、 城曲、 城铺、 城堵
2.
【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形。“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双扇门,门)。
同本义 。房屋垣墙等建筑物,在出入通口处所设可开关转动的装置。古代门与户有别,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区域曰门。
【引证】
、 《白虎通》-五祀,门以闭藏自固也。 、 《墨子·号令》-门常闭。 、 陶渊明《归去来辞》-门虽设而常关。
【组词】
门阑、 门钉、 门楔、 门吊儿、 门坎
3.
【鱼】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鱼形。本义:一种水生脊椎动物)。
完全水生并在水中呼吸的有头冷血脊椎动物,包括圆口类、板鳃类和具有软骨或硬骨骨骼的高等有鳃水生脊椎动物。
【引证】
《说文》-鱼,水虫也。象形。鱼尾与燕尾相似。 、 《易·中孚》-豚鱼吉。 、 《论衡·指瑞》-鱼木精。 、 《仪礼·特牲礼》-鱼十有五。 、 《诗·邶风·新台》-鱼网之设。 、 《礼记·曲礼》-鲜鱼曰脡祭。 、 《吕氏春秋》-鱼上冰,獭祭鱼。 、 《史记·周本记》-白鱼跃入王舟中。
【组词】
鱼鲩冠儿、 鱼鳞册、 鱼烂、 鱼轩、 鱼脍、 鱼市、 鱼质龙文、 鱼米、 鱼秧、 鱼鱼雅雅
4.
【殃】
(形声。从歺(è),央声。歺,剔肉后残剩的骨头。多与死亡、灾祸有关。本义:祸害,灾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殃,咎也。 、 《广雅》-殃,败也。 、 《释言》-殃,禍也。 、 《礼记·礼运》-众以为殃。 、 《易·坤》-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 《楚辞·屈原·涉江》-伍子逢殃兮。
【组词】
殃煞、 殃榜、 殃人货、 殃咎、 殃毒、 殃祸、 殃孽、 遭殃;灾殃
使受祸害败坏;为害。
【引证】
《孟子·告子下》-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 、 《国语》-吾主以不贿闻于诸侯,今以梗阳之贿殃之,不可。
【组词】
殃流妻女、 殃及、 殃及池鱼、 殃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