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02: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02:04
“拔辖投井”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将辖(古代车轴上的关键部件)拔出来,然后投入井中。这个成语比喻采取极端措施,断绝后路,以示决心或迫不得已。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物在绝境中采取的极端行动,表达一种决绝和无奈的情绪。在口语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专业领域,如历史研究或古代文学研究中,可能会提及这个成语来解释古代人的行为模式。
同义词:破釜沉舟、孤注一掷 反义词:留有余地、进退自如
同义词“破釜沉舟”和“孤注一掷”都表达了类似的决绝和极端措施的意思,但“拔辖投井”更侧重于断绝后路的象征意义。反义词则表达了保持灵活性和选择余地的态度。
“拔辖投井”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战争和军事策略,后来逐渐被引申为比喻意义,用于形容人们在绝境中的极端行为。
在**古代,战争频繁,军事策略和将领的决策对战局影响巨大。因此,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军事决策和将领行为的重视,以及在绝境中采取极端措施的文化背景。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沉重和无奈的,联想到了绝境和牺牲。它影响思维和表达,使人在描述类似情境时更加深刻和有力。
在现实生活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或军事讨论中,可能会被提及来解释古代人物的行为动机。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拔辖投井,断绝归途,英雄泪,洒满古战场。”
结合古代战场的图片和战鼓声,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的背景和情感色彩。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成语可能包括“burn one's bridges”(断桥),表达了类似的断绝后路的意思。
“拔辖投井”这个成语虽然在现代生活中不常用,但它深刻地反映了古代人在绝境中的行为模式和文化背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成语有助于丰富词汇量和理解历史文化。
遵耆酒,每天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
~,于是口涌鼻溢,濡首及乱。
西汉末年京兆尹陈遵性格豪爽,很有才气,而且非常好客,各地官员和四方豪杰都仰慕他的大名,经常去拜访他。陈遵大摆宴席,陪客人喝酒,为了留住客人,他命令仆人把客人马车上的辖拆下投到井里,客人只好留下来陪他喝酒
1.
【拔】
(形声。从手,犮(bó)声。本义:拔起,拔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拔,擢也。 、 《苍颉篇》-拔,引也。 、 《易·乾》。郑注:“移也。”-确乎其不可拔。 、 《封氏见闻录》-拔河。 、 《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 《史记·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
2.
【辖】
(形声。从车,害声。本义:大车轴头上穿着的小铁棍,可以管住轮子使不脱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辖,键也。 、 《左传·哀公三年》-巾车脂辖。 、 韩愈等《征蜀联句》-轴折鲜联辖。
3.
【投】
(会意。从手,从殳。殳(shū),古兵器。合起来表示手拿兵器投掷。本义:投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投,擿(掷)也。 、 《左传·昭公五年》-受其书而投之。 、 《诗·大雅·柳》-投我以桃。 、 《礼记·曲礼上》-毋投与狗骨。 、 《楚辞·招魂》-投之深渊些。 、 《汉书·贾谊传》-欲投鼠而忌器。 、 《史记·魏公子列传》-以肉投馁虎。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作投击势。 、 《聊斋志异·狼三则》-投以骨。 、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孤羊投群狼。
【组词】
投兵、 投注、 投食、 投绂
4.
【井】
(象形。金文字形,外象井口,中间一点表示井里有水。本义:水井)。
同本义。
【引证】
《易·井》-改邑不改井。 、 《易·杂卦》传-井道。 、 《周礼·野庐氏》。注:“井,共饮食。”-宿息井树。 、 《周礼·官人》-为其井匽。 、 韩愈《原道》-坐井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组词】
井池、 井鱼、 井养、 井华、 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