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07: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07:14
古筝:古筝是一种传统的弹拨乐器,属于弦乐器的一种。它通常有21根弦,用指甲或指尖弹奏,音色清亮、悠扬,是古典音乐中的重要乐器之一。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古筝常被用来象征古典美、高雅或哀愁。例如,古筝音乐可能出现在描述古代宫廷生活或文人雅集的场景中。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提到古筝可能会引起对传统文化或音乐的讨论。 专业领域:在音乐学或传统音乐研究中,古筝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涉及其历史、演奏技巧、曲目等。
同义词:筝(古筝的简称)、筝 反义词**:无直接反义词,但可以与现代乐器如电子琴、吉他等进行对比。
古筝的名称“筝”最早见于《诗经》,历史悠久。随着时间的推移,古筝的形制和演奏技巧都有所发展,但其核心特征和音色保持了传统风格。
古筝在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常出现在传统节日、庆典和重要场合。它不仅是音乐表演的工具,也是传承古典文化和美学的重要载体。
古筝的音色常常让人联想到**古典诗词中的山水意境,给人以宁静、深远和优雅的感受。它能够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怀念。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曾有幸聆听一位大师级古筝演奏家的现场表演,那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古筝音乐的魅力和深度。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古筝:
古筝轻拨,弦音如梦, 穿越千年,诉说着古老的情愫。 山水间,一曲悠扬, 抚慰着尘世的心灵。*
古筝的视觉形象通常是优雅的木制框架和细长的弦,给人一种古典美和精致感。听觉上,古筝的音色清脆、悠扬,能够营造出一种宁静和深远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古筝的乐器有日本的琴(Koto)和韩国的伽倻琴(Gayageum),它们在形制和演奏方式上有所不同,但都承载着各自文化的传统和美学。
古筝不仅是一种乐器,更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通过对古筝的学和欣赏,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古典音乐的美学和文化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古筝这一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词汇量,提升我的文化素养。
1.
【古】
(会意。从十,从口。本义:古代。一般分为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古,故也。 、 《仪礼·士冠礼》。注:“大古,唐虞以上。”-大古冠布。 、 《谷梁传·桓公三年》。注:“古,谓五帝时。”-以是为近古也。 、 《文选·张衡·东京赋》-慨长思而怀古。 、 《书·康诰》-别求闻由古先哲王。 、 《吕氏春秋·察今》-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 清·黄宗羲《原君》-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
【组词】
远古、 古字、 古器、 古货、 古贤
2.
【筝】
(形声。从竹,争声。从竹,与乐器有关。本义:拨弦乐器。形似瑟。筝是拨弦乐器,战国时已流行于秦地,故又称“秦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筝,鼓弦竹身乐也。 、 《御览》引《说文》-筝,五弦筑身乐也。 、 《楚辞·愍命》。注:“小琴也。”-挟人筝而弹纬。 、 《急就篇》-竽瑟空侯琴筑筝。
【组词】
筝人、 筝阮、 筝妓、 筝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