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33: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33:47
削价:指降低商品或服务的价格,通常是为了促销或应对市场竞争。
削价一词源于汉语,由“削”和“价”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削”有减少、降低的含义,而“价”指价格。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个词逐渐被广泛用于描述价格调整的行为。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中,削价是商家常用的促销手段,也是消费者期待的价格优惠方式。它反映了市场供需关系和经济状况。
削价通常给人带来积极的情感反应,如兴奋、期待和满足感,因为它意味着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商品或服务。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关注商家的削价信息,以便在购物时获得更好的价格。例如,去年双十一期间,我通过关注各大电商平台的削价活动,购买了许多性价比高的商品。
诗歌: 削价声中岁月长, 购物车里满希望。 价格战火燃不尽, 消费者心喜洋洋。
视觉:想象一家商店门口挂着“削价大促销”的横幅,顾客们兴奋地挑选商品。 听觉:听到商场广播中不断播放的削价信息,顾客们的讨论声和购物车的滚动声。
在英语中,“削价”可以对应为“price cut”或“discount”。不同文化中,削价的策略和消费者的反应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概念相似。
削价是一个在现代社会中非常常见的词汇,它不仅反映了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也影响着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和心理。通过对这个词汇的学习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价格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