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03:51: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03:51:23
恶性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性质或行为具有严重的危害性,通常与疾病、冲突、行为等负面情境相关。在医学领域,恶性肿瘤(癌症)是指细胞异常增生,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对生命构成严重威胁。在社会和行为学中,恶性行为可能指那些具有破坏性、不道德或违法的行为。
“恶性”一词源自汉语,由“恶”和“性”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恶”指不好的、邪恶的,“性”指性质或特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医学和社会学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在文化中,“恶性”常常与道德评价和健康问题相关联。在社会背景下,恶性行为或往往引起公众的关注和讨论,如恶性犯罪、恶性竞争等。
提到“恶性”,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危险、恐惧和不安。这个词的负面情感色彩强烈,常用于描述那些令人不快或担忧的情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与“恶性”相关的情况,如听到亲友被诊断出恶性肿瘤的消息,或是目睹社会上的恶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恶性如影随形,黑暗中潜伏,无声无息,吞噬光明。”
在英语中,“恶性”可以对应为“malignant”,在医学领域特指癌症,而在社会行为中则可以对应为“vicious”或“malicious”。
“恶性”这个词在语言中扮演着描述负面、危险情境的重要角色。了解其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不同语境中准确表达和理解相关概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类词汇对于提高语言的精确性和丰富性至关重要。
1.
【恶】
讨厌;憎恶。
【引证】
《荀子·天论》-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 、 《论语·里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诚好恶何如。 、 清·黄宗羲《原君》-好逸恶劳。 、
【组词】
甚恶、 恶忌、 恶生、 恶不去善、 恶杀、 恶紫夺朱、 恶嫌、 恶惮、 恶识、 恶上、 这人真可恶;憎恶、 深恶痛绝;恶恶
嫉妒。
【引证】
《资治通鉴》-[刘]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2.
【性】
(形声。从心,生声。本义:人的本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 、 《广雅》-性,质也。 、 《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 、 、 《荀子·性恶篇》-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 、 《白虎通》-五性者何?仁义礼智信也。 、 《论语·阳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荀子·正名篇》-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组词】
性根、 性行、 性气、 个性、 禀性、 性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