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57: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57:50
“圣容”一词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神圣的面容或形象,特指**或神话中神祇、圣人或具有超自然力量的存在的外貌。它蕴含着一种超越凡人的庄严和神圣感。
在文学作品中,“圣容”常用来形容那些具有超凡魅力或高尚品质的人物,如圣人、先知或英雄。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常用,但在讨论或精神层面的话题时,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研究或艺术史中,“圣容”可能特指某些**艺术作品中描绘的神圣形象。
同义词:神颜、圣像、神姿 反义词:凡容、俗貌、尘面
同义词“神颜”强调的是神性的面容,而“圣容”则更多指神圣的形象或面容。反义词“凡容”则指的是普通人的面容,与“圣容”形成鲜明对比。
“圣容”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圣”字自古以来就与神圣、崇高相关,而“容”字则指面容或形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和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在文化中,“圣容”常常与、道教或儒家思想中的圣人形象联系在一起。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也常用于描述那些在道德或精神上具有崇高地位的人物。
提到“圣容”,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庄严、神圣和不可侵犯的感觉。这种词汇往往能激发人们对高尚品质和精神追求的向往。
在参观古代寺庙时,我曾见过描绘圣容的壁画,那种超越时空的庄严感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圣容”:
晨曦初照,圣容显现, 光辉洒满,心灵之巅。 静谧中,感受神圣, 尘世喧嚣,一念间。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圣容的壁画或雕塑,那种庄严和神圣的氛围。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些**音乐或合唱,如教堂的圣歌,来增强“圣容”的听觉联想。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divine countenance”或“holy visage”,它们同样指代神圣的面容或形象,但在表达上可能略有不同。
通过对“圣容”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和文学中的重要性。这个词不仅描绘了一种神圣的形象,也激发了人们对高尚品质和精神追求的向往。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圣容”可以增强文本的深度和庄严感。
1.
【圣】
(形声。从耳,呈声。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口字。即善用耳,又会用口。本义:通达事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耳顺之谓圣。彼教所言耳根圆通亦此意。-圣,通也。 、 《管子·四时》-听信之谓圣。 、 《书·洪范》。传:“于事无不通谓之圣。”-睿作圣。 、 《诗·邶风·凯风》-母氏圣善。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组词】
圣功、 圣子、 圣意、 圣明
2.
【容】
(会意兼形声。小徐本“从宀,谷(gǔ)。”大徐本看作会意。“宀”是房屋,“谷”是空虚的山洼,都有盛受的意思。本义:容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容,盛也。 、 《易·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 《汉书·五行志》-言宽大包容。 、 《荀子·解蔽》-故曰心容。 、 《史记·乐书》-广则容奸。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可容一人居。
【组词】
容隐、 容足、 容接、 容盛、 容民、 容民畜众、 容畜、 容受、 容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