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5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54:44
“圣寿”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神圣的寿命,通常用来指代神明、帝王或高僧的长寿,含有尊敬和祝福的意味。
在文学中,“圣寿”常用于描绘神话故事或历史传说中的人物,如“圣寿无疆”用来形容神明的永恒和不朽。 在口语中,这一词汇较少直接使用,但在正式的或官方场合,可能会用来表达对某位高僧或的祝福。 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学,研究者可能会使用“圣寿”来讨论古代帝王或领袖的长寿象征意义。
同义词:长寿、**、不朽 反义词:短命、夭折、早逝
“圣寿”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圣”字常用来形容神圣、崇高的事物,“寿”则直接关联到寿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词汇的使用逐渐集中在**和官方场合。
在传统文化中,“圣寿”常与皇权和权威联系在一起,象征着权力和神圣的结合。在社会背景中,这一词汇的使用体现了对长寿和尊贵的尊重。
“圣寿”一词给人以庄严、神圣的感觉,联想到古代的宫廷庆典或**仪式,带来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对长寿的向往。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历史讲座中听到“圣寿”一词,用来描述古代帝王的长寿庆典,这让我对古代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圣寿之光,照耀千古,岁月长河,不朽传奇。”
想象一幅画面:古代宫殿中,金碧辉煌,群臣齐贺,钟鼓齐鸣,这就是“圣寿”带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eternal life”(永恒生命),用于描述神或灵魂的不朽。
“圣寿”一词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它连接着历史、*和尊贵。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语言表达,增加文化的深度。
1.
【圣】
(形声。从耳,呈声。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口字。即善用耳,又会用口。本义:通达事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耳顺之谓圣。彼教所言耳根圆通亦此意。-圣,通也。 、 《管子·四时》-听信之谓圣。 、 《书·洪范》。传:“于事无不通谓之圣。”-睿作圣。 、 《诗·邶风·凯风》-母氏圣善。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组词】
圣功、 圣子、 圣意、 圣明
2.
【寿】
(形声。从老省,畴声(依《说文》),从老省,即上面象“老”的上半部。本义:长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寿,久也。 、 《韩非子·显学》-寿命也。 、 《世说新语·贤媛》-观其形骨,必不寿,不可与婚。 、 《老子》-死而不忘者寿。 、 《书·召诰》-则无遗寿耈。 、 《诗·小雅·天保》-如南山之寿。 、 《庄子·天道》。注:“寿者,期之远耳。”-长于上古,而不为寿。 、 《吕氏春秋·察今》-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 、 曹操《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组词】
寿翁、 寿人、 寿岂、 寿域、 寿发、 寿夭有定
年寿,寿限。
【引证】
《文选诗》注引《养生经》-上寿百二十,中寿百年,下寿八十。 、 《楚辞·涉江》-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争光。 、 《吕氏春秋·尊师》。注:“年也。”-以终其寿。 、 关汉卿《窦娥冤》-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