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34: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34:33
咂舌(zā shé)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通过舌头与口腔的动作发出声音,通常表示惊讶、赞叹或不满。在日常使用中,它常常用来形容对某事感到震惊或不以为然。
咂舌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基本动作描述了舌头与口腔的接触和分离,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用来表达更广泛的情感反应。
在**文化中,咂舌常常与对某些超出常规或预期的事物感到惊讶或不满有关。它反映了人们对周围世界的情感反应和评价。
咂舌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惊讶或不以为然。它让我联想到面对某些令人难以置信或不愉快的事情时的自然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多次使用咂舌来表达对某些新闻**或社会现象的惊讶或不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咂舌:
当夜幕降临,星辰咂舌,
惊叹于大地的沉默。
咂舌的动作可以联想到一个人张大嘴巴,舌头快速移动的声音,这种视觉和听觉的结合增强了表达的情感强度。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to be tongue-tied" 或 "to be speechless",但这些表达更多指的是无言以对或惊讶到说不出话,而不是实际的咂舌动作。
咂舌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动作,还传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态度。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咂舌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我的情感和观点。
1.
【咂】
吮吸,叮咬。
【引证】
元·佚名《陈州粜米》-都是些…咂脓血的苍蝇。
【组词】
咂吮、 咂啄、 咂啖、 咂嘬、 咂干
象声词。发咔嗒声。又(如舌尖抵住上颚发出吸气音,表示称赞、羡慕、惊讶等)。
【引证】
《红楼梦》-刘姥姥此时只有点头、咂嘴、念佛而已。
【组词】
咂嘴弄舌、 咂巴
2.
【舌】
(会意。从干,从口。本义:舌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舌,在口所以言也,别味也。从干,从口,会意。言犯口而出,食犯口而入也。 、 《易·说卦》-兑为口舌。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心在窍为舌。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组词】
舌举、 舌挢不下、 舌刺刺、 舌敞唇穿、 舌簧、 舌干唇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