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0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06:19
“他途”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其他的途径或方法。它通常用来描述在某个目标或目的之外的替代路径或方式。
在文学中,“他途”可能用来描绘主人公在面对困境时寻找的非传统解决方案。在口语中,它可能简单地指代“另一种方法”。在专业领域,如商业或工程,它可能指代备选方案或替代策略。
同义词:替代方案、备选路径、别的方法 反义词:正途、常规方法、传统路径
“他途”由“他”和“途”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他”指代“其他的”,“途”指代“路径”或“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鼓励创新和多样性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他途”可能被视为积极和必要的。它强调了在面对挑战时寻找新方法的重要性。
“他途”可能让人联想到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它可能激发一种积极探索和尝试新事物的情感。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经在职业规划上遇到瓶颈,通过探索他途,我最终找到了一条更适合我的职业道路。
在诗歌中,“他途”可以这样使用:
在迷茫的十字路口,
我选择了他途,
一条未知的道路,
引领我走向新的黎明。
视觉上,“他途”可能让人联想到一条蜿蜒的小径,通向未知的远方。听觉上,它可能与探索新领域的音乐旋律相联系。
在英语中,“他途”可以对应为“alternative path”或“another way”。不同文化中,对于寻找替代路径的重视程度可能有所不同。
“他途”这个词汇强调了在面对挑战时寻找新方法的重要性。它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提醒我要保持开放和创新的心态。通过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我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在探索和解决问题时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1.
【他】
(本作“佗”。形声。从人,“它”省声。本义:负担)。
古代、近代泛指男女及一切事物,现代则用于称代自己和对方以外的男性第三者。
【引证】
《仪礼·士昏礼》。注:“弥亲之辞。”-某以非他故。 、 《仪礼·士虞礼记》-他用刚日。
2.
【途】
(形声。从辵(chuò),余声。本义:道路)。
同本义。
【引证】
《广韵》-途,道也。 、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徐亦训道。字古借涂,后变作途。又作塗。 、 《尔雅·释宫》-堂途谓之陈。又,路,旅途也。 、 《尔雅·释邱》-当途梧邱。 、 《战国策·齐策》-而不利说途也。 、 张衡《东京赋》-经途九轨。 、 郭璞《游仙诗》。注:“当仕路也。”-长揖当途人。 、 唐·杜甫《石壕吏》-天明登前途。 、 唐·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仁义之途。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负者歌于途。 、 、 《聊斋志异·狼三则》-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组词】
途轨、 途辙、 途毙、 途说、 途陌、 途水、 通途;沿途;归途;长途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