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09:33: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9:33:38
慎重(shèn zhòng)是一个形容词,字面意思是指在行动或决策时非常小心、谨慎,以避免错误或危险。它强调在处理事情时需要深思熟虑,不轻率行事。
“慎重”一词源于古代汉语,由“慎”和“重”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文献中,如《论语》中就有“慎独”(独自一人时也要谨慎)的用法,强调了谨慎的重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慎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现在的意思。
在**文化中,慎重被视为一种美德,尤其是在处理重要事务时。它体现了对责任的尊重和对后果的考虑。在社会交往中,慎重的态度也常被认为是成熟和可靠的标志。
慎重这个词给人一种稳重和可靠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关键时刻能够冷静思考、不冲动行事的人。在表达时,慎重也常与责任感、成熟度联系在一起。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过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决策。当时,我花了大量时间研究各种选项,最终做出了一个被证明是正确的选择。这次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慎重的价值。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慎重”:
慎重如夜,深思如海, 每一步,皆载着星辰的重量。
视觉上,慎重可能让人联想到深沉的蓝色或黑色,象征着深邃和稳重。听觉上,慎重的决策过程可能像缓慢而有节奏的心跳声,传达出深思熟虑的氛围。
在英语中,“慎重”可以对应为“cautious”或“prudent”。虽然这些词在意义上相似,但“prudent”更侧重于智慧和预见性,而“cautious”则更强调避免风险。
通过对“慎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在决策和行动时需要考虑周全的重要性。这个词不仅在语言表达中具有重要地位,也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了解慎重的多方面含义和应用,有助于我在未来的学和生活中更好地运用这一概念。
1.
【慎】
(形声。从心,真声。本义:谨慎;慎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慎,谨也。 、 《尔雅》-慎,诚也。 、 《国语·周语》-慎,德之守也。 、 《贾子道术》-僶勉就善谓之慎。 、 《诗·小雅·白驹》-慎尔优游。 、 《诗·小雅·巧言》-予慎无罪。 、 《仪礼·聘礼记》-入门主敬,升堂主慎。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组词】
审慎、 失慎、 慎独、 慎刑、 慎行、 慎言慎行、 慎小事微、 慎缄、 慎小谨微
2.
【重】
(会意兼形声。金文字形,从东,从壬(tǐng),东亦声。壬,挺立。东,囊袋。人站着背囊袋,很重。《说文》:“重,厚也。”徐锴:“壬者,人在土上,故为厚也。”本义:分量大,与“轻”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重,厚也。从王,東声。王者安土不迁之意。 、 《易·系辞》。虞注:“坤为重。”-引重致远。 、 《孟子》-权然后知轻重。 、 《战国策·齐策四》-重币也。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重于九鼎。 、 唐·杜甫《春夜喜雨》-花重锦官城。
【组词】
重器、 重绢、 军令重于山;沉重、 笨重、 过重、 重负荷;重囚、 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