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55: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55:16
词汇“乘云行泥”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乘”、“云”、“行”和“泥”。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乘云行泥”字面意思是指乘着云彩飞行,又在泥土中行走。这个成语比喻人的境遇或地位变化无常,有时高贵,有时卑微。
“乘云行泥”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人对人生境遇变化无常的深刻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文学和口语表达中。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强调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性,与儒家思想中的“天命”观念相呼应,即人的命运受到天意的支配,难以预测和控制。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感慨和无奈,因为它揭示了人生的不可预测性和多变性。在联想上,人们可能会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他们的命运也常常是乘云行泥。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自己的经历,如“我的职业生涯就像乘云行泥,有过高峰也有过低谷。”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乘云行泥人生路,风雨兼程不问途。”
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个人在云端飞翔,又突然坠入泥泞之中。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风雨声和泥泞中的脚步声。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如英文中的“ups and downs”或“roller coaster ride”也能表达类似的含义。
“乘云行泥”这个成语深刻地反映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性,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帮助我们理解和描述复杂的人生经历。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深度。
虽乘云行泥,栖宿不同,每有西风,何尝不叹!
1.
【乘】
用以指车兵。
【引证】
《左传》-而卒乘辑睦,事不奸矣。
春秋时晋国的史书。后用以称一般的史书。
【引证】
《孟子》-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
【组词】
乘籍
2. 【云】 (象形。《说文》:古文字形。象云回转形。“雲”为会意字,从雨,从云。本义:云彩。这个意义后作“雲”)。 同本义。
3.
【行】
(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行,人之步趋也。 、 《广雅》-行,往也。 、 《易·复》-中行独复。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诗·小雅·大东》-行彼周行。 、 《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 、 蔡邕《独断》-天子以四海为家,故谓所居为行在所。 、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庄子·逍遥游》-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尝行路。 、 《世说新语·自新》-行数十里。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与偕行。
【组词】
出行、 远行、 行三坐五、 行学、 行行、 行次
4.
【泥】
阻塞,阻滞。
【引证】
《论语·子张》-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
【组词】
泥滞、 泥漉、 泥饮、 江为山所泥
拘泥于;拘执,不变通。
【引证】
《二刻拍案惊奇》-总而言之,不能泥信的就是了。
【组词】
泥文、 泥定、 泥信、 泥执、 泥常、 泥象、 泥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