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23: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23:36
供养这个词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提供物质或精神上的支持,以维持某人或某物的生存或运作。在物质层面上,它通常涉及提供食物、住所、金钱等生活必需品。在精神层面上,它可以指提供情感支持、教育或**上的指导。
“供养”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可能与**活动中的供奉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包括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
在**文化中,“供养”常常与孝道联系在一起,强调子女对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在社会层面,它也与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相关。
“供养”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责任、奉献和关爱。它可能唤起人们对家庭和社会责任的思考。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见证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供养的情景,这种相互支持增强了家庭的凝聚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供养”:
在爱的供养下,
花朵绽放,心灵成长。
每一天,每一夜,
我们相互扶持,共同前行。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家庭成员共同用餐的温馨场景,音乐上可以选择柔和的钢琴曲,营造出温暖和关爱的氛围。
在英语中,“供养”可以对应为“support”或“provide for”,但其含义可能不如中文中的“供养”那样强调责任和义务。
“供养”这个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涉及物质支持,还涵盖了情感和精神层面的关怀。了解其在不同语境和文化中的应用,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
1.
【供】
(形声。从人,共声。本义:摆设;陈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供,设也。 、 《后汉书·班彪传》-供帐。 、 《明史·海瑞传》-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供张。 、 《明史·海瑞传》-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
【组词】
供帐、 供顿、 供馔、 供享、 供佛
2.
【养】
(形声。从食,羊声。本义:饲养)。
供养,奉养;抚育。
【引证】
《说文》。古文从攴,未详。疑厮养作此字。-养,供养也。 、 《礼记·郊特牲》-凡食养阴气也,凡饮养阳气也。 、 《荀子·礼论》-殳能生之不能养之。 、 《韩非子·五蠹》-养不亏。 、 、 《韩非子·五蠹》-不食力而养足。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养公姥。 、 、 《史记·魏公子列传》-归养。 、 宋·王安石《伤仲永》-以养父母。
【组词】
养娇囡、 养家人、 养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