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59: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59:23
希望:指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好事或积极结果的期待和愿望。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通常与乐观、信心和愿望相关联。
“希望”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的意思是“心中所愿”。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演变为对未来积极结果的期待。
在许多文化中,“希望”被视为一种积极的力量,能够激励人们克服困难。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圣诞节的象征之一就是希望。
“希望”常常带给人温暖和力量,它能够激发人们的积极情绪,如乐观和信心。在困难时刻,希望能够成为人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在我的生活中,每当我遇到挑战时,我总是告诉自己要保持希望。例如,在准备重要考试时,我会想象自己成功的场景,这给了我继续努力的动力。
诗歌: 希望如晨曦, 温暖而明亮, 照亮黑暗, 引领前行。
“希望”是一个充满力量的词汇,它不仅代表着对未来的期待,也是人们在面对困难时的精神支柱。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希望”这个词汇,能够帮助我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同时也能够激励自己和他人保持积极的心态。
1.
【希】
(会意。从巾,从爻(yáo),象做针线。“巾”,丝织品,“爻”,象针线交错。本义:刺绣)。
假借为“稀”。稀少;罕见。
【引证】
《尔雅》-希,罕也。 、 《论语·先进》。孔注:“少也”-怨是用希。又,十世希不失矣。 、 《吕氏春秋·原乱》。注:“鲜也。”-祸希不及身。 、 《论语·先进》-鼓瑟希。 、 《老子》-知我者希。 、 《文选·曹植·朔风诗》-朱华未希。 、 鲍照《咏史诗》-明星晨未希。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有志乎古者希矣。
【组词】
希姓、 希言、 希疏、 希诧、 希希罕儿、 希有之事;物以希为贵;希世之宝
2.
【望】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臣”象眼睛,下面是“壬”(tǐng)。象一个人站在土地上远望。小篆又加“月”字,表望的对象。本义:远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当训远视也。-望,出亡在外望其还也。 、 《玉篇》-望,远视也。 、 《礼记·内则》。注:“望视,远视也。”-豕望视而交睫腥。 、 《庄子·胠箧》-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 、 《庄子·天运》-望之而不能见也,逐之而不能及也。 、 《荀子·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韩非子·喻老》-扁鹊望桓侯。 、 唐·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 、 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风烟望五津。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潭西南而望。
【组词】
望台、 望楼、 望阙、 望乞、 望国、 望睹、 望乡、 望祭、 望拜、 望祀、 望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