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2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24:32
侗族大歌是指**侗族传统的一种多声部合唱音乐形式,它以其独特的和声结构和丰富的民族特色而闻名。侗族大歌通常在节日、婚礼、丧葬等重要社会活动中表演,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文学作品中,侗族大歌常被用来描绘侗族人民的生活场景和情感表达。在口语交流中,提及侗族大歌可能会引起对侗族文化的讨论。在专业领域,如音乐学、民族学,侗族大歌是研究侗族音乐和文化的重要对象。
同义词:侗歌、侗族合唱、侗族民歌 反义词:无特定反义词,但可以对比其他民族的音乐形式,如**民歌、蒙古族长调等。
侗族大歌的名称来源于侗族的语言,具体词源可能涉及侗族的语言学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侗族大歌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侗族大歌是侗族社会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不仅是一种音乐艺术,也是侗族人民情感交流和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在侗族社会中,大歌的传承和表演被视为维护民族身份和文化连续性的关键。
侗族大歌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深沉和宁静的,它能够唤起人们对自然和谐、民族团结的联想。在现代社会,侗族大歌也可能引发对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思考。
个人可能在生活中参加过侗族大歌的表演或聆听过侗族大歌的录音,这些经历可能会加深对侗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山风轻拂,侗族大歌在夜空中回荡,古老的旋律如同星辰,照亮了心灵的深处。”
结合侗族大歌的表演视频,可以观察到侗族人民在演唱时的表情和动作,这些视觉元素与听觉上的和声相结合,共同构成了侗族大歌的完整艺术体验。
与其他民族的多声部合唱音乐相比,如非洲的合唱音乐或欧洲的复调音乐,侗族大歌展示了不同的和声结构和文化特色。
侗族大歌不仅是侗族文化的瑰宝,也是全人类音乐遗产的一部分。通过对侗族大歌的学*和理解,可以增进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欣赏,同时也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1.
【侗】
长大;直。
【引证】
《说文》-侗,大貌。从人,同声。 、 《方言十二》。按,谓壮也。-侗,状也。
【组词】
侗长、 侗侗
通达无障碍。
【引证】
《庄子》。郭象注:“无节碍也。”-能侗然乎?
2.
【族】
(会意。本义:箭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族,矢锋也。束之族族也。
3.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4.
【歌】
(形声。从欠,哥声。从“欠”,表示与口有关系。本义: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歌,咏也。 、 《说文系传》-歌者,长引其声以诵之也。 、 《易·离》-不鼓缶而歌。 、 《虞书》-歌永言。 、 《礼记·乐记》-歌咏其声也,长言也。 、 《诗·魏风·园有桃》传-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昔者,舜鼓五弦,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 、 《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 、 《战国策·齐策》-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组词】
对歌、 高歌、 歌吹、 歌鼓、 歌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