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0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08:42
折腾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通过反复的动作或过程来处理某事。基本含义包括:
折腾 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使用方式:
同义词:
反义词:
折腾 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可以推测其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动作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丰富,涵盖了更多的情感和行为状态。
在文化中,折腾 常常与勤劳、坚韧不拔的精神联系在一起。它反映了人面对困难时不轻易放弃的态度。
折腾 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复杂的,既有对努力和坚持的肯定,也有对无谓忙碌的无奈。它让我联想到那些为了目标不懈努力的人们。
在我的生活中,折腾 这个词经常出现在我描述自己或他人为了某个目标不断尝试和努力的情境中。例如,我曾经为了学*一门新技能折腾了好几个月。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折腾:
月光下,我折腾着诗行,
每一字,每一句,都是心的挣扎。
折腾 这个词让我联想到夜晚的灯光下,一个人在书桌前反复修改文稿的场景。听觉上,可能是笔尖在纸上摩擦的声音。
在英语中,折腾 可以对应到 "toss and turn" 或 "fiddle around",但这些表达在语义上略有不同,更侧重于动作的反复而非努力的过程。
折腾 这个词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行为的状态,还蕴含了情感和文化的深度。通过深入学这个词,我更加理解了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
1.
【折】
(会意。甲骨文字形,右边是斧子(斤),左边是断开的“木”,意即斤砍断木。后来断木演变为“手”,意为用手拿斧弄断东西。本义:折断)。
同本义。
【引证】
《易·丰》-折其右肱。 、 《易·说卦》-兑为毁折。 、 《诗·郑风·将仲子》-无折我树杞。 、 《周礼·疡医》-折疡之祝药。 、 《仪礼·特牲礼》-设折俎。 、 《左传·哀公元年》-无折骨。 、 《韩非子·五蠹》-兔走触株,折领而死。 、 《淮南子·人间训》-堕而折期髀。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草折。 、 《汉书·李广苏建传》-触柱折辕。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折臂断足。
【组词】
骨折;兰摧玉折;折针儿、 折伐、 折首、 折脚铛、 折齿
2.
【腾】
(形声。从马,朕(zhèn)声。本义:马奔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谓传车马驰。-腾,传也。 、 《广雅》-腾,奔也。 、 《离骚》-腾众车使径待。 、 《楚辞·愍命》-腾驴驘以驰逐。 、 《楚辞·大招》-腾驾步游。 、 韩愈《平淮西碑》-士饱而歌,马腾于槽。
【组词】
奔腾、 腾夷、 腾逐、 腾藉、 腾噬、 腾驾、 腾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