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53: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53:27
“折腰禄”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从字面上理解,“折腰”通常指的是弯腰或屈服,而“禄”则指的是古代官员的俸禄或薪水。因此,“折腰禄”可以理解为为了薪水或生计而屈服或妥协的状态。
由于“折腰禄”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某些特定的文学作品或历史文献中,可能会用这个词来描述某人为了生计或职位而不得不屈服于某种压力或权威。
由于“折腰禄”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可能是某些文学作品或特定语境中创造的词汇,用以表达特定的情感或状态。
在古代**,文人士大夫常常面临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了生计而不得不屈服于官场的压力,这种现象可以用“折腰禄”来形容。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可以用来描述那些为了生计而放弃个人理想和原则的人。
“折腰禄”这个词给人一种无奈和悲哀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那些为了生活而不得不放弃自己真正热爱和追求的事物的人,这种妥协和牺牲往往伴随着深深的无奈和痛苦。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人为了生计而不得不接受一些他们并不喜欢的工作,这种情况下,“折腰禄”这个词可以很好地描述他们的状态。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折腰禄”来表达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理想如星辰,遥不可及,
折腰禄于尘,心有不甘。
在视觉上,“折腰禄”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疲惫的身影,弯腰低头,手中拿着微*的薪水。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沉重的叹息声或无奈的低语。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折腰禄”的词汇,但类似的情感和状态可以用不同的词汇来表达,例如英语中的“sell one's soul”(出卖灵魂)。
“折腰禄”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能够深刻地表达人们在现实压力下不得不妥协的状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描述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人性。
1.
【折】
(会意。甲骨文字形,右边是斧子(斤),左边是断开的“木”,意即斤砍断木。后来断木演变为“手”,意为用手拿斧弄断东西。本义:折断)。
同本义。
【引证】
《易·丰》-折其右肱。 、 《易·说卦》-兑为毁折。 、 《诗·郑风·将仲子》-无折我树杞。 、 《周礼·疡医》-折疡之祝药。 、 《仪礼·特牲礼》-设折俎。 、 《左传·哀公元年》-无折骨。 、 《韩非子·五蠹》-兔走触株,折领而死。 、 《淮南子·人间训》-堕而折期髀。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草折。 、 《汉书·李广苏建传》-触柱折辕。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折臂断足。
【组词】
骨折;兰摧玉折;折针儿、 折伐、 折首、 折脚铛、 折齿
2.
【腰】
(形声。从肉,要声。本作“要”。本义:紧接肋或胸以下的部分;胸和髋之间的身体的一部分)。
同本义。
【引证】
《后汉书》-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组词】
腰板、 腰腿
3.
【禄】
(形声。从示,录声。本义:福气、福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禄,福也。 、 《诗·小雅·瞻彼洛矣》-福禄如茨。 、 《仪礼·少牢馈食礼》-使女受禄如天。 、 《国语·晋语》-又重之以寡君之不禄。 、 《仪礼·曲礼》-短折不禄。 、 《诗·大雅·既醉》-其胤维何?天被尔禄。 、 《左传·襄公十一年》-而后可以殿邦国,同福禄,来远人。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儿已薄禄相。
【组词】
禄祚、 禄命、 禄相、 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