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7:24: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24:34
“改刊”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对出版物(如杂志、报纸等)的内容、版式、名称或发行周期等进行修改或调整。基本含义是对现有刊物的某些方面进行更新或改进,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读者偏好或编辑方针。
在文学语境中,“改刊”可能指的是对文学刊物的编辑方针或内容进行调整,以反映时代的变化或提升文学品质。 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谈论某个杂志或报纸的“改刊”,讨论其变化带来的影响。 在专业领域,如出版业或新闻业,“改刊”是一个常见的术语,用于描述对出版物进行的各种正式修改。
同义词:修订、更新、改版 反义词:原版、初版
“改刊”一词由“改”和“刊”两个字组成。“改”字意味着改变或修改,“刊”字最初指雕刻,后来扩展到出版物的含义。随着出版业的发展,“改刊”逐渐成为描述出版物修改的专用词汇。
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改刊”反映了媒体和出版业对市场变化的响应,以及对读者需求的适应。它也体现了媒体的社会责任和时代敏感性。
“改刊”可能让人联想到创新和进步,也可能引发对传统和历史的尊重。它可能带来期待和兴奋,也可能引起对变化的担忧和不安。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见证一家地方报纸的改刊,它增加了更多的社区新闻和互动栏目,使得报纸更加贴近读者的生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改刊”:
春风拂过旧纸页,
改刊新颜迎晨曦。
字字句句皆心血,
只为读者笑开颜。
视觉上,“改刊”可能让人联想到翻阅新杂志的画面,或是印刷机运转的声音。听觉上,可能是编辑部忙碌的讨论声,或是新刊物发行时的庆祝音乐。
在不同语言中,“改刊”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核心含义相似,都是指对出版物的修改。
通过对“改刊”的深入学习,我认识到它在出版业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反映媒体对社会变化的适应。这个词汇不仅是一个专业术语,也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改刊”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媒体内容的变化。
1.
【改】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己”,象一个跪着的小孩子;右边是“攴”(pū),象以手持杖或执鞭。表示教子改过归正之意。本义: 改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改,更也。 、 《诗·郑风·缁文》-敝予又改为兮。 、 《公羊传·庄公三年》-盖改葬也。 、 《论语·雍也》-回也不改其乐。 、 《仪礼·乡射礼》。注:“更也。”-改取一个挟之。 、 《仪礼·士相见礼》-改居则请退可也。 、 《国语·鲁语下》-执政未改。 、 《楚辞·九章·怀沙》-前图未改。 、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组词】
改容加饰、 改适、 改教、 改律、 改视、 改节
2.
【刊】
(形声。从刀,干声。本义:砍,砍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刊,剟也。 、 《广雅》-刊,削也。 、 《周礼·柞氏夏日至令》。注:“谓斫去次地之皮。”-刊阳木而火之。 、 《礼记·杂记》。注:“犹削也。”-刊其柄与末。 、 《书·益稷》-随山刊木。
【组词】
刊山、 刊木、 刊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