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8 16:38: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8 16:38:46
“乔妆改扮”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改变外貌或装扮,通常指为了隐藏真实身份或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伪装。这个词汇强调的是通过改变外在形象来达到欺骗或隐藏的目的。
“乔妆改扮”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于伪装和变装的长期关注。在古代,这种行为常与**活动、戏剧表演和民间娱乐相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涵盖了更多的现代情境。
在文化中,“乔妆改扮”常常与戏剧、故事和民间传说联系在一起。它体现了人们对于身份变换和隐秘行动的兴趣,也反映了社会对于表里不一现象的关注。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神秘和好奇。它让我联想到那些隐藏在普通外表下的秘密和冒险,激发了我对于未知和变化的探索欲望。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加过一个化妆舞会,那时我选择了乔妆改扮成一个历史人物,这让我体验到了不同的身份和视角,也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月光下,他乔妆改扮,
化作夜的使者,无声无息。
面具下,是另一个灵魂,
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踪迹。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个神秘的人物在镜子前乔妆改扮,准备进入一个未知的世界。音乐上,可以选择一些神秘或戏剧性的背景音乐,如电影配乐,来增强这种伪装和探险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isguise”或“camouflage”,它们在概念上与“乔妆改扮”相似,但使用情境和语义细节可能有所不同。
“乔妆改扮”这个词汇不仅丰富了我的汉语词汇库,也让我对伪装和变装这一主题有了更深的理解。它在文学创作、日常交流和专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一个充满魅力和实用价值的词汇。
我今要到十里堡,乔妆改扮访民情。
1.
【乔】
(会意。从夭,从高省,高亦声。夭,象人(大)行走的样子。本义:高)。
高耸。多用以形容树木。
【引证】
《说文》-乔,高而曲也。 、 《书·禹贡》-厥木惟乔。 、 《诗·郑风·山有扶苏》-山有乔松。 、 《诗·郑风·汉广》-南有乔木。
【组词】
乔木世家、 乔松、 乔柯、 乔峰、 乔乔、 乔竦、 乔干、 乔树
2.
【妆】
(形声。从女,爿(pán)声。本义:梳妆打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娤。-妝,饰也。 、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不待饰装(妆)。 、 司马相如《上林赋》-靓莊(妆)刻饰。 、 唐·白居易《琵琶行》-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3.
【改】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己”,象一个跪着的小孩子;右边是“攴”(pū),象以手持杖或执鞭。表示教子改过归正之意。本义: 改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改,更也。 、 《诗·郑风·缁文》-敝予又改为兮。 、 《公羊传·庄公三年》-盖改葬也。 、 《论语·雍也》-回也不改其乐。 、 《仪礼·乡射礼》。注:“更也。”-改取一个挟之。 、 《仪礼·士相见礼》-改居则请退可也。 、 《国语·鲁语下》-执政未改。 、 《楚辞·九章·怀沙》-前图未改。 、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组词】
改容加饰、 改适、 改教、 改律、 改视、 改节
4.
【扮】
(形声。从手,分声。(fěn)本义:握,并)。
打扮,装扮。
【引证】
《征四寇传》-鲁智深、武松扮作行脚僧。
【组词】
扮作客人;扮女人;扮相;扮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