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3: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3:31
改制: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改变制度或体制。它通常指的是对现有的组织结构、管理方式、运作机制等进行重大调整或改革,以适应新的需求或环境。
“改制”一词源于汉语,由“改”和“制”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改”意味着改变,“制”意味着制度或规则。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对制度的改变。
在**历史上,“改制”常常与重大的政治变革相关联,如清朝末年的维新变法。在现代社会,国有企业改制是国家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制”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因为它通常与进步和改善相关联。然而,对于那些可能受到改制影响的人来说,这个词也可能带来不确定性和担忧。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参与过一个大型企业的改制项目,那是一个充满挑战但也极具成就感的经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改制”:
时代的浪潮涌动,
改制的风吹拂着古老的城墙。
每一块砖石都在诉说,
变革的力量,不可阻挡。
想象一幅画面:一座古老的建筑在晨光中逐渐被现代化的结构所取代,这可以象征“改制”的过程。音乐上,可以选择一首节奏明快、充满活力的曲子,来表达改制带来的新气象。
在英语中,“改制”可以对应为“reform”或“restructuring”。在不同的文化中,这些词汇的使用和理解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核心含义都是对现有制度的改变。
通过对“改制”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和重要性。这个词不仅涉及到制度的变化,还涉及到人们对于变革的态度和反应。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灵活地运用这个词,以准确传达我的思想和观点。
1.
【改】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己”,象一个跪着的小孩子;右边是“攴”(pū),象以手持杖或执鞭。表示教子改过归正之意。本义: 改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改,更也。 、 《诗·郑风·缁文》-敝予又改为兮。 、 《公羊传·庄公三年》-盖改葬也。 、 《论语·雍也》-回也不改其乐。 、 《仪礼·乡射礼》。注:“更也。”-改取一个挟之。 、 《仪礼·士相见礼》-改居则请退可也。 、 《国语·鲁语下》-执政未改。 、 《楚辞·九章·怀沙》-前图未改。 、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组词】
改容加饰、 改适、 改教、 改律、 改视、 改节
2.
【制】
制、製本同一词,后来分化,“製”用于具体的制 造,“制”且于抽象的制作。(会意。小篆字形,左边是“未”,右为刀。“未”即有滋味,乐于裁制。本义:裁断;制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制,裁也。 、 《淮南子·主术》-贤主之用人也,犹巧工之制木也。 、 《诗·豳风·东山》-制彼裳衣。 、 《孟子》-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组词】
制割、 制义、 轧制;机制;仿制;自制;试制;研制、 配制;提制、 精制;中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