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5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58:36
词汇“恣暴”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恣暴”进行分析:
“恣暴”的字面意思是放纵暴力,任意施暴。其中,“恣”表示放纵、任意,“暴”表示暴力、残暴。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恣暴”常用来形容统治者或权贵的残暴行为,如“恣暴之君”、“恣暴之政”。在口语和现代文学中,这个词汇较少使用,可能被更通俗的词汇如“残暴”、“暴虐”所替代。
“恣”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意为放纵;“暴”字则有暴力、猛烈之意。两者结合形成的“恣暴”一词,主要在古代文献中出现,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
在古代社会,“恣暴”常用来批判暴政和不仁的统治者,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仁政和民生的关注。
提到“恣暴”,可能会联想到历史上的暴君和残酷的统治,带来一种负面和压抑的情感。
在现代生活中,这个词汇较少直接使用,但在讨论历史或文学作品时,可能会提及。
在创作中,可以将“恣暴”用于描述一个残暴的角色或场景,如:“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恣暴的气息,让人不寒而栗。”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暴君的形象,或者描绘一个充满暴力和压迫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沉重的脚步声或尖叫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来描述类似的情境,如英语中的“tyranny”或“brutality”。
“恣暴”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特色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文人对暴政的批判和对仁政的向往。在学习和使用这个词汇时,可以加深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理解。
1.
【恣】
(形声。从心,次声。本义:放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恣,纵也。 、 《淮南书》。注:“放也。”-所以禁民使不得自恣也。 、 《庄子·大宗师》。李注:“自得貌。”-遥荡恣雎。 、 《荀子·解蔽》-无正而恣雎。 、 《吕氏春秋·禁塞》-而无道者之恣行。 、 《荀子·非十二子》-纵情性,安恣睢禽兽之行。 、 《史记·李斯传》-有无下而不恣睢。 、 李白《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人生老大须恣意,看君解作一身事。 、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恃恩自恣。
【组词】
恣逆、 恣逞、 恣横、 恣逸、 恣睢、 恣横、 恣擅、 恣骜
2.
【暴】
(会意。古文从日,麃声。从日出艹米。本义:晒)。
同本义。
【引证】
《广韵》-暴,日干也。曝,俗。 、 《小尔雅》-暴,晒也。 、 《考工记》-书暴诸日。 、 《孟子》-一日暴之。 、 《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偃卧日中也。”-暴于南荣。 、 《左传·宣公十二年》-今我使二国暴骨。 、 《颜氏家训·书证》-言日中时必须暴晒,不尔者,失其时也。
【组词】
一暴十寒;暴炙、 暴背、 暴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