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29: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29:55
词汇“下尘”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因此,对于这个词汇的分析可能会比较有限,因为它的使用频率和普及度不高。不过,我们可以尝试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来探讨这个词汇。
“下尘”字面意思可能是指“落在尘土之下”,通常用来形容物体或人处于较低的位置或状态。
由于“下尘”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卑微或低贱状态。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会被使用,除非是在特定的文学或古风语境中。
由于“下尘”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很难找到具体的例句。以下是一个假设的例句:
由于“下尘”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关于它的词源和演变的信息可能非常有限。它可能是由“下”和“尘”两个字组合而成,表示在尘土之下的意思。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下尘”可能被用来形容社会底层或贫困的状态。
对于我个人来说,“下尘”这个词可能会让我联想到贫困、卑微和不被重视的状态,带来一种沉重和压抑的情感反应。
在我的生活中,我并没有遇到过与“下尘”这个词汇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尝试这样使用: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贫困或荒凉景象的画面,尘土飞扬,人们生活在简陋的环境中。
由于“下尘”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
总的来说,“下尘”这个词汇在中文中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的使用和理解可能比较有限。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它可能不会扮演重要角色,但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知识和对不同语境的理解。
1.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
2.
【尘】
(会意。《说文》从三“鹿”,从“土”,表示鹿群行扬起尘土的意思。楷书简去重迭的部分,只保留一个“鹿”。现行简化字“尘”,也是一个从“小”从“土”的会意字。本义:尘土)。
同本义。
【引证】
《左传·昭公三年》。注:“土也。”-湫隘嚣尘。 、 《庄子·逍遥游》-尘埃也。 、 《庄子·齐物论》-而游于尘垢之外。 、 《楚辞·招魂》-朱尘筵些。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
【组词】
浮尘;降尘;灰尘、 一尘不染;尘封、 尘涓、 尘芥、 尘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