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4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47:56
烛台:烛台是一种用于放置蜡烛的器具,通常由金属、玻璃、陶瓷或其他材料制成。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蜡烛,使其稳定地站立,同时可能包含一些设计元素,如装饰性的雕刻或图案,以增加美观性。
烛台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使用简单的支架或容器来放置蜡烛。随着时间的推移,烛台的设计和材料变得更加多样化和精致,反映了不同文化和时代的审美和技术水平。
在许多文化中,烛台不仅是实用工具,也是重要的装饰品和礼物。例如,在圣诞节期间,装饰精美的烛台是家庭庆祝活动的一部分。在**仪式中,烛台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象征着神圣的光明。
烛台常常与温馨、宁静和传统的氛围联系在一起。它唤起的情感可能包括怀旧、安宁和家的感觉。在视觉上,烛台的光影效果可以创造出一种温暖和亲密的氛围。
在家庭聚会或特殊节日时,我常常使用祖母传下来的古董烛台,它不仅增添了节日的气氛,也让我感受到家族的历史和传承。
在诗歌中,烛台可以被描绘为时间的见证者,静静地守护着每一个夜晚的故事:
古老的烛台,沉默的守望者, 在每个夜晚,点亮回忆的灯塔。 光影交错,编织着岁月的篇章, 在寂静中,诉说着不朽的传说。
烛台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柔和的烛光、反射的光芒和温暖的色调。听觉上,烛台可能与蜡烛燃烧时的轻微噼啪声或宁静的夜晚背景音乐联系在一起。
在不同文化中,烛台的设计和用途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东方文化中,烛台可能更加简约和功能性,而在西方文化中,烛台可能更加注重装饰性和艺术性。
烛台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
1.
【烛】
(形声。从火,蜀声。本义:古代照明用的火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燋也。未爇曰燋,执之曰日烛,树地曰庭燎。苇薪为之,小者麻蒸为之。-烛,庭燎大烛也。 、 《仪礼·燕礼》-执烛于西阶上。 、 《周礼·司烜氏》。注:“树于门外,曰大庭燎。”-共坟烛庭燎。 、 《礼记·曲礼》-独不见跋。 、 《仪礼·士丧礼》注-火在地曰燎,执之曰烛。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举烛者,尚明也。 、 《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 陆游《雪夜感旧》-江月亭前桦烛香,龙门阁上驮声长。
【组词】
烛火、 烛炬
2.
【台】
(形声。小篆字形。从口,(以)声。从口,与表示喜悦有一定的联系。本义:喜悦。读(yí))。
鱼名。背上有黑的花纹 同: 鲐
【引证】
《诗·大雅·行苇》-黄台背,以引以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