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5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55:54
词汇“世烛”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因此,对于这个词汇的分析将基于其字面意义和可能的隐喻含义进行。
“世烛”可以分解为“世”和“烛”两个字。其中,“世”通常指世界、时代或一生,而“烛”则指蜡烛,一种用于照明的物品。结合起来,“世烛”可能指的是象征性地照亮世界或时代的物品,或者比喻性地指代某种能够影响或照亮人类历史或文化的事物。
由于“世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具有不同的隐喻意义。例如,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象征智慧、知识或启蒙。在口语中,如果使用,可能更多是比喻性的,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由于“世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现代创造的词汇,用于特定的文学或艺术作品中。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世烛”可能被用来象征某种精神或文化的传承,如知识的传递或智慧的传承。
“世烛”可能让人联想到光明、希望和指引,带来积极的情感反应。它可能激发人们对知识、智慧和启蒙的追求。
由于“世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世烛”来象征某种永恒的智慧或知识:
在时间的深渊里,你是那不灭的世烛,
照亮了无数迷茫的灵魂,指引他们前行。
视觉上,“世烛”可能让人联想到一盏古老的油灯或一支燃烧的蜡烛,带来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感觉。听觉上,可能联想到火焰的噼啪声或夜晚的宁静。
由于“世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不太明确。
“世烛”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意义更多是隐喻性的,用于象征性地表达某种能够照亮或指引的事物。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思想和情感。
1.
【世】
(指事。金文字形。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止”上加三个圆点,表三十年;止,到此为止。本义:三十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世,三十年为一世。 、 《论语·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2.
【烛】
(形声。从火,蜀声。本义:古代照明用的火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燋也。未爇曰燋,执之曰日烛,树地曰庭燎。苇薪为之,小者麻蒸为之。-烛,庭燎大烛也。 、 《仪礼·燕礼》-执烛于西阶上。 、 《周礼·司烜氏》。注:“树于门外,曰大庭燎。”-共坟烛庭燎。 、 《礼记·曲礼》-独不见跋。 、 《仪礼·士丧礼》注-火在地曰燎,执之曰烛。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举烛者,尚明也。 、 《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 陆游《雪夜感旧》-江月亭前桦烛香,龙门阁上驮声长。
【组词】
烛火、 烛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