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48: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48:19
烛影:字面意思是指蜡烛或灯火的光线投射在墙壁或其他物体上的影子。基本含义通常与温馨、宁静、神秘或怀旧的氛围相关联。
“烛影”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用于描述蜡烛的光线投射的影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不仅指物理现象,还包含了情感和氛围的象征意义。
在**文化中,“烛影”常与诗词、文人雅集、传统节日(如元宵节)等文化活动相关联,象征着温馨、怀旧和文化的传承。
“烛影”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温馨、宁静和怀旧。它让人联想到安静的夜晚、温暖的家园和深沉的思考。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停电的夜晚,点上蜡烛,烛影摇曳中,与家人围坐一起,分享故事,那是一种难得的温馨和亲密。
诗歌: 烛影摇曳夜未央, 书页轻翻梦自长。 温馨一室情难舍, 岁月静好话家常。
在西方文化中,“candlelight”(烛光)同样用于形容温馨和浪漫的氛围,但在表达上可能更侧重于光线的柔和和浪漫情调。
“烛影”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描述了物理现象,更承载了丰富的情感和文化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能够帮助我们更生动地描绘场景,传达情感,是语言中一个富有表现力的元素。
1.
【烛】
(形声。从火,蜀声。本义:古代照明用的火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燋也。未爇曰燋,执之曰日烛,树地曰庭燎。苇薪为之,小者麻蒸为之。-烛,庭燎大烛也。 、 《仪礼·燕礼》-执烛于西阶上。 、 《周礼·司烜氏》。注:“树于门外,曰大庭燎。”-共坟烛庭燎。 、 《礼记·曲礼》-独不见跋。 、 《仪礼·士丧礼》注-火在地曰燎,执之曰烛。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举烛者,尚明也。 、 《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 陆游《雪夜感旧》-江月亭前桦烛香,龙门阁上驮声长。
【组词】
烛火、 烛炬
2.
【影】
(形声。从彡,景声。彡(shān),毛饰花边形。本义:影子;因挡住光线而投射的暗影)。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影,形影。 、 《吕氏春秋·功名》-犹表之与影。 、 《淮南子·修务》-吾日悠悠惭于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