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01:42: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01:42:17
词汇“役心”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可能的含义和使用情境出发。以下是对“役心”一词的分析:
“役心”可以理解为“役使心灵”或“心灵被役使”。字面意思是指心灵被某种力量或情感所控制或驱使。
在文学作品中,“役心”可能用来形容一个人被爱情、欲望、仇恨或其他强烈的情感所控制,失去了自我控制的能力。在心理学或哲学讨论中,这个词可能用来探讨人的内心世界如何被外部因素或内在冲动所影响。
由于“役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可能是由“役”(役使、驱使)和“心”(心灵、内心)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东方文化中,心灵的概念常常与道德、情感和精神状态联系在一起。因此,“役心”可能在讨论人的内心世界和道德选择时被提及。
“役心”这个词给人一种沉重和束缚的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被某种力量或情感所困,无法自由表达或行动的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役心”这个词,但它可以用来描述那些被强烈情感或外部压力所影响的情况。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役心之爱,如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我前行,却也束缚我自由。”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被无形的力量束缚,表情痛苦或迷茫。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沉重的音乐或悲伤的旋律。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nslaved by the heart”或“controlled by emotions”,强调心灵被情感所奴役。
“役心”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个深入探讨心灵和情感控制的视角。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复杂的内心状态。
1.
【役】
(古文作伇。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持殳(shū)击人。本义:服兵役,戍守边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役,戍边也。执殳巡行也。 、 《周礼·遂人》-若起野役。 、 《周礼·小宰》-听政役以比居州长。 、 《周礼·师田》-行役之事。 、 《诗·王风》。郑玄笺:“行役多危难,我诚思之。”-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 《国语》-弃政而役,非其任也。
【组词】
役夫、 役民、 役卒
2.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