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8:2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8:21:09
入籍: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加入某个国家的国籍,即一个人从原本的国籍转变为另一个国家的公民。这通常涉及法律程序,包括申请、审查和批准。
入籍这个词源于汉语,由“入”和“籍”两个字组成。在古代,“籍”指的是记录个人信息的档案,而“入籍”则意味着被记录在某个国家的档案中,成为其公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法律体系中,其程序和要求变得更加复杂和具体。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入籍的意义和影响各不相同。在一些国家,入籍象征着对国家的忠诚和认同,而在其他国家,它可能更多地被视为个人权利的扩展。
入籍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归属感、新开始和挑战。它代表了一个人对新国家的承诺和对未来的希望。
在我的生活中,我有一个朋友通过入籍成为了另一个国家的公民。这个过程对他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他不仅学到了新的语言和文化,还获得了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机会。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入籍”:
在新的土地上,我入籍,
心怀希望,肩负梦想。
语言的桥梁,文化的融合,
我成为这片天空下的公民。
想象一下,一个新公民在入籍仪式上宣誓的场景,背景音乐可能是庄严的国歌,这种视觉和听觉的结合强化了入籍的正式性和重要性。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naturalization”或法语中的“naturalisation”,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指代了成为另一个国家公民的过程。
入籍是一个多维度的词汇,涉及法律、文化、情感和个人经历。它不仅是一个法律程序,也是一个象征性的行为,代表了个人对新国家的认同和承诺。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入籍”这个词对于描述和理解移民和跨文化交流至关重要。
1.
【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入,内也。 、 《诗·唐风·山有枢》-他人入室。 、 《庄子·人间世》-就不欲入。 、 《左传·文公十六年》-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 、 《史记·项羽本纪》-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组词】
入门问讳、 入对、 入览、 入迁、 入学、 入口、 入帘
2.
【籍】
(形声。从竹,耤(jí)声。古书以竹制成,故从“竹”。本义:登记册,户口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籍,簿书也。 、 《周礼·大司马》-乃以九畿之籍。 、 《周礼·小行人》。注:“名位尊卑之书。”-掌邦国宾客之体籍。 、 《左传·成公二年》-非礼也勿籍。 、 诸葛亮《论游户自实》-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 、 明·顾炎武《复庵记》-宫观之籍。
【组词】
籍口、 籍戎、 籍地、 削籍、 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