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40: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40:14
“入破”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音乐或诗歌的节奏变化。在古代音乐理论中,“入破”指的是乐曲进入高潮部分的转折点,通常伴随着节奏的加快和情感的加强。
“入破”一词源自古代音乐理论,最早见于《乐府诗集》等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文学和口语中,用来形容事物发展的高潮或转折点。
在**古代文化中,音乐和诗歌被视为高雅艺术,“入破”作为描述音乐节奏变化的专业术语,体现了古代文人对音乐美学的追求和理解。
“入破”一词给人以激动、紧张和期待的感觉,它象征着事物发展的高潮,常伴随着情感的爆发和思想的深化。
在欣赏古典音乐时,我特别留意乐曲的“入破”部分,那里的节奏和情感变化总能给我带来强烈的共鸣。
在创作一首现代诗时,我可能会这样使用“入破”:
夜幕低垂,星辰闪烁,
乐声渐起,如梦初醒。
入破之处,情感迸发,
月光如水,心潮澎湃。
想象一幅画面:夜幕下,一位乐师弹奏古琴,乐声悠扬,直到“入破”部分,节奏加快,情感激昂,仿佛能看到乐师手指的飞舞和听众的陶醉表情。
在西方音乐理论中,类似的术语可能是“Climax”(高潮),用来描述音乐或文学作品中的情感或节奏的最高点。
“入破”作为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不仅在音乐和文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艺术美学的深刻理解。在现代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入破”这一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和审美体验。
1.
【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入,内也。 、 《诗·唐风·山有枢》-他人入室。 、 《庄子·人间世》-就不欲入。 、 《左传·文公十六年》-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 、 《史记·项羽本纪》-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组词】
入门问讳、 入对、 入览、 入迁、 入学、 入口、 入帘
2.
【破】
(形声。从石,皮声。本义:石头开裂;破碎,碎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破,石碎也。 、 李贺《李凭箜篌引》-石破天惊逗秋雨。 、 《史记·项羽本纪》-沉船、破甑。 、 《荀子·劝学》-卵破子死。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恐其破璧。
【组词】
爆破、 破瓦、 破卵倾巢、 破剥、 破坠、 破溃、 破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