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46: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46:59
“倦乏”是一个形容词,字面意思是指感到非常疲劳、疲倦,通常是由于长时间的体力或脑力劳动导致的身体和精神上的疲惫感。
在文学作品中,“倦乏”常常用来描绘人物在经历了一系列**后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增强故事的情感深度。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更常用来表达日常生活中的疲劳感。在专业领域,如医学或心理学,“倦乏”可能被用来描述特定的疲劳症状或状态。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程度的强弱,例如“疲倦”可能比“倦乏”稍微轻一些,而“疲惫”则可能更强烈。
“倦乏”这个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倦”字意为疲倦,“乏”字意为缺乏,两个字组合起来强调了疲劳的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范围和语境有所扩展,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现代社会,由于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倦乏”成为了一个普遍的现象。它反映了人们对休息和放松的渴望,也提示社会需要关注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倦乏”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消极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疲惫和无力。它可能影响人们的情绪和行为,促使人们寻找休息和恢复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在长时间工作或学*后感到倦乏,这时我会选择短暂的小憩或进行一些轻松的活动来恢复精力。
在诗歌中,“倦乏”可以用来描绘夜晚的宁静和人们的内心世界:
夜幕低垂,星光点点, 倦乏的旅人,心事重重。 梦中寻觅,那片安宁, 醒来时,仍是孤影。
视觉上,“倦乏”可能让人联想到柔和的灯光、舒适的床铺和安静的夜晚。听觉上,可能是轻柔的音乐或寂静的夜晚,有助于放松和休息。
在英语中,“倦乏”可以对应为“exhaustion”或“fatigue”,这些词汇在表达疲劳感时具有相似的含义,但在语境和情感色彩上可能有所不同。
“倦乏”这个词在描述疲劳状态时非常有效,它不仅传达了身体上的疲惫,也反映了心理上的压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倦乏”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感受和状态。
1.
【倦】
(形声。从人,卷声。本义:疲倦,劳累)。
同本义。
【引证】
《汉书·司马相如传》集注-倦,疲也。 、 潘岳《西征赋》-倦狭路之迫隘。 、 《礼记·表记》-不继之以倦。 、 《论语》-居之无倦。 、 《汉书·严助传》-士卒罢倦。 、 《战国策·齐策四》-文倦于事。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劳苦倦极。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鸟倦飞而知还。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相公倦。
【组词】
困倦、 倦程、 倦飞、 倦怯、 倦惫、 倦闷、 倦劳
2.
【乏】
古代射礼唱靶者用以避箭的器具,其形略似屏风。
【引证】
《说文》。按,容也。从反正,推事。受矢者为正,避矢者为乏。-乏,春秋传曰,反正为乏。 、 《左传·宣公十五年》-故文反正为乏。 、 《仪礼·大射仪》-凡乏用革。 、 《仪礼·乡射礼》。注:“容谓之乏,所以为获者御矢也。”-乏参侯道。
无功伏安,电抗性伏安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