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52: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52:23
兼听:字面意思是指同时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或信息。基本含义是指在决策或判断时,不偏听偏信,而是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以确保信息的全面性和决策的公正性。
兼听一词源自**古代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儒家思想中强调的“中庸之道”,即在处理事务时要保持平衡,不偏不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强调在决策时的全面性和公正性。
在**文化中,兼听被视为一种美德,特别是在领导和管理领域。它体现了对不同意见的尊重和对多元观点的包容,有助于形成更为公正和合理的决策。
兼听这个词给人以积极、开放和理性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一个明智的决策者,愿意倾听不同的声音,从而做出更为周全的判断。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提醒自己在做决定时要兼听各方面的意见,尤其是在团队合作时,这种做法有助于避免偏见,促进团队的和谐与效率。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兼听:
兼听风声与雨声,
心随万物共悠扬。
智慧之光映长空,
决策之路自明朗。
兼听可以联想到一个开放的会议室,人们围坐在一起,自由地交流意见。视觉上,这可能是一个明亮、宽敞的空间,充满了各种声音和表情。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listen to all sides”或“consider all perspectives”,强调的是在决策时考虑多方面的观点。
兼听这个词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提醒我在做决策时要保持开放和全面的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兼听的概念有助于我形成更为周全和公正的思维方式。
1.
【兼】
(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从秝(lì)。字形象一手持两棵庄稼。本义:一手执两禾。引申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
同时具有或涉及几种事务或若干方面。
【引证】
《说文》-兼,并也。 、 《仪礼·聘礼》。注:“犹两也。”-兼执之,以进。 、 《仪礼·士昏礼》。注:“六豆共巾也。”-兼巾之。 、 《仪礼·乡射礼》。注:“并矢于弣。”-兼诸弣。 、 《孟子·告子上》-不可得兼。 、 宋·文天祥《 后序》-丞相兼枢密使。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兼百花之长。 、 蔡元培《图画》-兼筑雕刻。
【组词】
兼祧、 兼资、 兼署、 兼味
2.
【听】
(形声。本字从耳德,壬(tìng)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听,聆也。 、 《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 《书·大禹谟》-无稽之言勿听。 、 《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行人驻足听。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 、 《资治通鉴·唐纪》-夜阑卧听风吹雨。 、 、 宋·辛弃疾《西江月》-听取蛙声一片。
【组词】
听知、 听受、 听言、 听真、 听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