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07:13: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07:13:15
词汇“偷活”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因此它的使用和含义可能不如其他词汇那样广泛和明确。根据我的分析,以下是对“偷活”这个词汇的深入学习和分析:
“偷活”字面意思可能是指偷偷地生活或工作,通常带有贬义,指的是在不正当或不合法的情况下维持生计或进行工作。
由于“偷活”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描述一个角色在困境中采取的不光彩手段。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在没有得到许可的情况下进行某种活动。
由于“偷活”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关于它的词源和历史演变的信息可能较少。它可能是由“偷”和“活”两个字组合而成,表示偷偷地生活或工作。
在某些社会背景下,“偷活”可能被用来描述那些在社会边缘生存的人,他们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合法地工作或生活。
“偷活”这个词汇可能引起负面情感,如不安全感、道德上的谴责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非法活动和道德败坏。
由于“偷活”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没有遇到与该词汇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偷活”用来描述一个角色在逆境中的生存策略,增加故事的紧张感和道德冲突。
由于“偷活”带有负面含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阴暗的街道、躲藏的身影和紧张的气氛。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偷活”的词汇,但可能有描述类似概念的词汇,如英语中的“survive by illicit means”。
“偷活”这个词汇虽然不常用,但它能够描述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和道德困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描述复杂的社会问题。
1.
【偷】
(形声。从人,俞声。本义:苟且;马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偷,苟且也。 、 《国语·晋语一》-其下偷以幸。 、 《礼记·表记》-安肆曰偷。 、 唐·杜甫《石壕吏》-存者且偷生。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偷性命于榛莽。 、 清·张廷玉《明史》-诸司素偷惰。
【组词】
偷的锣儿敲不得、 偷存、 偷合、 偷弛、 偷免、 偷快、 偷幸、 偷苟
2.
【活】
(形声。从水,昏(kuò)声。本义:流水声。用本义时读(guō))。
生存。与“死”相对。
【引证】
《诗·邶风·击鼓》-不我活兮。 、 《书·太甲》-不可活。 、 《孟子》-民非水火不生活。 、 《楚辞·天问》-巫何活焉?
【组词】
鱼在水里才能活;这个孩子只活三个月;活到高龄而且精力充沛;活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