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0:10: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0:10:31
扼隘(è ài)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扼守险要之地”,通常用来形容在军事或战略上占据有利地形,以便控制或防御。
“扼隘”一词源于古代军事术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军事领域,也可以用于商业、技术等多个领域。
在**传统文化中,“扼隘”常与英雄主义和战略智慧联系在一起,如《三国演义》中的许多战役都涉及扼隘的策略。
“扼隘”给人以坚固、不可动摇的印象,常与勇气、智慧和战略眼光相关联。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在工作或学*中遇到需要“扼隘”关键位置的情况,如在团队项目中担任关键角色。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山川扼隘,英雄据守,历史的烽火,燃烧在心间。”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hold a strategic position”或“control a key point”,但这些表达不如“扼隘”那样具有文化和历史的深度。
“扼隘”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在现代社会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的历史和文化,并在现代语境中灵活运用。
1.
【扼】
(形声。从手,厄声。本义:抓住;掐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搤,捉也。 、 《汉书·李陵传》-力扼虎,射命中。 、 《后汉书·荀彧传》-搤其喉而不得进。 、 《汉书·娄敬传》-不搤其亢。 、 《汉书·扬雄传》-搤熊罴。 、 《广雅·释诂三》-搤,持也。
【组词】
扼虎、 扼吭拊背、 扼襟、 扼臂
2.
【隘】
(形声。籀文从阜,益声。阜,土山,从“阜”的字多与地势有关。本义:狭窄;狭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隘,陋也。 、 《礼记·礼器》。注:“狭陋也。”-君子以为隘矣。 、 《古诗十九首》-相逢狭路间,道隘不容车。 、 《诗·大雅·生民》-诞置之隘巷,牛间腓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