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4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42:13
僻:指偏远、不常见的,与主流或中心相对。 狭:指空间上的狭窄,或指思想、观念上的局限。
僻狭:结合这两个字,指的是偏远且狭小,常用来形容地方、观点或人的思想狭隘、不开放。
“僻”和“狭”都是古代汉语中的常用字。在古代文献中,“僻”常用来形容地理位置的偏远,而“狭”则更多用于形容空间的狭窄。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字结合使用,形成了“僻狭”这一复合词,用来形容更广泛的概念,包括思想和观念的狭隘。
在现代社会,“僻狭”常用来批评那些不愿意接受新思想、新观念的人或群体,反映了社会对于开放和包容的价值观的追求。
“僻狭”一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封闭、落后和保守。它可能引发对于开放交流和思想自由的渴望。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坚持传统观念,不愿意接受新思想的人,他们的行为和观点可以用“僻狭”来形容。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这僻狭的心境里,寻找一片开阔的天空。”
视觉上,“僻狭”可能让人联想到狭窄的巷道或偏远的山村。听觉上,可能是寂静无声,或是回荡着古老的传统音乐。
在英语中,“僻狭”可以对应为“remote and narrow”,但这种表达不如中文中的“僻狭”那样具有丰富的文化和情感内涵。
“僻狭”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物理空间的狭小,更深刻地反映了思想和观念的局限。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能力,更准确地传达我们的思想和情感。
1.
【僻】
(形声。从人,辟声。本义:退避;回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僻,辟也。…《诗》曰:“宛如左僻。”
偏僻;偏远;很少有人去的。
【引证】
《楚辞·涉江》-虽僻远其何伤。 、 《吕氏春秋·慎行》-而荆僻也。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浔阳地僻无音乐。
【组词】
僻路、 僻壤、 僻小、 僻穴、 僻陋、 僻巷、 僻净
2.
【隘】
(形声。籀文从阜,益声。阜,土山,从“阜”的字多与地势有关。本义:狭窄;狭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隘,陋也。 、 《礼记·礼器》。注:“狭陋也。”-君子以为隘矣。 、 《古诗十九首》-相逢狭路间,道隘不容车。 、 《诗·大雅·生民》-诞置之隘巷,牛间腓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