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04: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04:00
停表:字面意思是指停止运行的钟表,通常用来比喻时间的停滞或活动的暂停。在实际应用中,它可以指物理上的钟表停止工作,也可以比喻某种状态或进程的暂时中断。
“停表”一词由“停”和“表”两个字组成。在古代,“表”多指日晷等计时工具,而“停”则表示停止。随着钟表技术的发展,“表”逐渐指代钟表,“停表”也因此特指钟表停止运行。
在现代社会,时间被视为极其宝贵的资源,因此“停表”常常被用来比喻时间的浪费或效率的低下。在某些文化中,停表也可能象征着某种仪式或纪念,如在葬礼上停表以示哀悼。
“停表”带给人的情感反应可能是焦虑或不安,因为它暗示着时间的停滞或活动的暂停,这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往往不被接受。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家里的挂钟停表的情况,这让我意识到时间的流逝,并促使我更加珍惜时间。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停表”:
在那寂静的午夜,
时间在窗外的世界停表,
星辰凝视着不动的指针,
等待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古老的钟表挂在墙上,指针停在12点,周围的一切都静止了。这种画面可能伴随着一种沉重的、静谧的背景音乐,增强时间的停滞感。
在英语中,“停表”可以对应为“stopwatch”或“clock stopped”。在不同文化中,对时间的重视程度不同,因此对“停表”的理解和感受也会有所差异。
“停表”这个词汇不仅指代物理上的钟表停止运行,更是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比喻。它提醒我们时间的宝贵,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受。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停】
(形声。从人,亭声。本义:停止,止息)。
同本义。
【引证】
《释名·释言语》-停,定也,定于所在也。 、 《左传·隐公三年》。注:“潢汙,停水。”-潢汙行潦之水。 、 唐·李白《行路难》-停杯投箸不能食。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琵琶声停欲语迟。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余亦停弗上。 、 清·方苞《狱中杂记》-时方冬停遣。
【组词】
停床、 停市、 停刑、 停步
2.
【表】
(会意。从毛,从衣,“毛”又兼作声符。小篆字形,衣字中间加个毛字。古人穿皮衣,毛朝外面,所以“表”从“毛”。本义:外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古者衣裘,以毛为里。按,古衣裘皆外毛,礼服必加裼衣其上。许所谓上衣也,故曰以毛为田,言有表,则毛在里也。”-表,上衣也。 、 《礼记·玉藻》-表裘不入公门。 、 《论语》。皇疏:“谓加上衣也。”-必表而出之。 、 《庄子·让王》-中绀而表素。
【组词】
表裘、 表礼、 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