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3: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3:00
指教: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导和教育,通常用于请求他人给予建议或指导,表达对他人知识和经验的尊重和信任。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指教”常用于表达对前辈或智者的尊敬,如“请先生多多指教”。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指教”可以用于谦虚地请求他人的意见或建议,如“我对这个不太懂,请您指教”。 专业领域:在学术或专业领域,“指教”用于请求专家的意见或建议,如“关于这个实验的设计,我希望能得到您的指教”。
同义词:指导、教导、赐教 反义词:误导、误教
“指教”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指”意味着指引,“教”意味着教育。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逐渐固定为请求他人的指导和建议。
在**文化中,“指教”体现了对知识和经验的尊重,以及对长辈或专家的谦逊态度。这种表达方式在社会交往中被广泛接受和推崇。
“指教”这个词给我一种谦逊和尊重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学*和成长的过程,以及对他人智慧的认可和感激。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经常使用“指教”这个词来请求同事或上级的意见,这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和完成工作任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指教”:
在知识的海洋里,我如一叶扁舟,
请求智者的指教,航向真理的彼岸。
想象一位学者在书桌前沉思,手中拿着笔,准备记录他人的指教。这种场景给人一种宁静和专注的感觉。
在英语中,“指教”可以对应为“advice”或“guidance”,但“指教”更强调了请求和尊重的意味。
“指教”这个词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不仅体现了对知识的尊重,也帮助我在交流中保持谦逊和开放的态度。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我更好地理解了如何在不同语境中表达请求和尊重。
1.
【指】
手指。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
【引证】
《说文》-指,手指也。 、 《庄子·骈拇》-骈拇枝指。 、 《荀子·儒效》-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指如削葱根。 、 唐·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以指叩门。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组词】
指下、 伸手不见五指;屈指可数;指甲,指爪、 指尺、 指掌、 指语
足指也叫做指。
【引证】
《史记·高祖本纪》-乃扪足曰:“虏中吾指。”
2.
【教】
(会意。从攴(pū),从孝,孝亦声。“攴”,篆体象以手持杖或执鞭。在奴隶社会,奴隶主要靠鞭杖来施行他们的教育、教化。本义:教育,指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上所施下所效也。 、 《周礼·师氏》。注:“教之者,使识旧事也。”-以教国子弟。 、 《礼记·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 《礼记·乐记》-教者,民之寒暑也。 、 《国语·周语》-教,文之施也。 、 《春秋繁露》-精华,教政之本也。 、 《管子·小匡》-君有此教士三万人。 、 《韩非子·五蠹》-修教三年。 、 《史记·货殖列传》-宁有政教。 、 唐·韩愈《师说》-择师而教。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以教吾子。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昨日蒙教。 、
【组词】
教治、 教禁、 教读、 教读老夫子、 教民、 教迪、 教帖、 教当、 教示、 教戒、 教告、 教演、 教阅、 教坊司、 教门儿、 教引嬷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