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24: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24:00
吕不韦:吕不韦是**战国末期至秦朝初年的政治家、商人,曾任秦国相国,是秦始皇嬴政的养父。他以商人的身份起家,后通过政治联姻和权谋手段,成为秦国的重要政治人物,对秦国的统一和秦始皇的崛起有重要影响。
在文学作品中,吕不韦常被描绘为一个精明、狡猾且极具政治手腕的人物。在口语和日常对话中,提及吕不韦时,人们可能会联想到权谋、政治斗争和历史变迁。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和政治学,吕不韦的研究涉及其政治策略、经济思想和对秦国统一的影响。
同义词:权臣、谋士、政治家 反义词:忠臣、直臣、清官
吕不韦的名字源自其姓氏“吕”和名字“不韦”。在古代,名字往往有特定的含义,但“不韦”的具体含义不详。随着历史的发展,吕不韦这个名字成为了权谋和政治智慧的代名词。
吕不韦在**历史上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的政治手段和商业才能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他的故事反映了战国末期社会的动荡和权力的争夺。
提及吕不韦,可能会引起人们对权谋、智慧和历史变迁的联想。他的形象常常与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深远的政治影响联系在一起。
在讨论历史人物时,吕不韦常常被用作例子来说明政治智慧和策略的重要性。在个人经历中,提及吕不韦可能会引发对历史和政治的深入讨论。
在诗歌中,可以将吕不韦的形象融入对权谋和智慧的赞美:
吕氏不韦,商贾之雄,
权谋深邃,政治之宗。
秦国崛起,功不可没,
历史长河,永载其名。
吕不韦的形象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宫廷、政治斗争和历史剧。相关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古代的服饰、宫殿和战争场景。听觉联想可能包括古代**的音乐和戏剧表演。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吕不韦这样的人物,但类似的历史人物,如罗马的凯撒、英国的沃尔西主教等,也具有类似的政治智慧和影响力。
吕不韦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其形象和故事在*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他的政治智慧和商业才能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吕不韦的故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政治的复杂性。
1.
【吕】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脊骨形,是“膂”的本字。本义:脊梁骨)。
同本义。“膂”的古字。
【引证】
《说文》-吕,脊骨也。象形。 、 《国语·周语下》。注:“吕之为言膂也。”-氏曰有吕。 、 《急就篇》。颜师古注:“吕,脊骨也。”-尻髋脊膂腰背吕。
2.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3.
【韦】
(形声。从舛(chuǎn),舛像两脚相对形。意为违背。囗声。韋是違的初字。本义:违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韦,相背也。……经传多以违为之。 、 《汉书·礼乐志》-五音六律,依韦响昭。
熟皮,去毛熟治的皮革。
【引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兽皮之韦可以束枉。戾相违背,故借以为皮韦。按,熟曰韦,生曰革。 、 《字林》-韦,柔皮也。 、 《周礼·司服》-凡兵事韦弁服。 、 《国语·晋语》。注:“韦藩,韦蔽前后。”-韦藩木楗以过于朝。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乘韦先牛十二。
【组词】
韦弁、 韦柔、 韦带、 韦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