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48: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48:18
“指日告罄”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着日子就要用完了”,比喻某种资源、时间或机会即将耗尽或结束。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事情的紧迫性或即将到来的终结。
在文学作品中,“指日告罄”常用于描述时间的流逝或资源的枯竭,增强故事的紧迫感。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某件事情即将结束的焦虑或期待。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项目管理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描述预算或时间的紧张状态。
“指日告罄”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时间流逝和资源消耗的深刻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从最初的描述物质资源的消耗,扩展到描述时间、机会等多种形式的消耗。
在**文化中,时间被视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因此“指日告罄”这个成语强调了珍惜时间和资源的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这个成语也常用来提醒人们面对紧迫的情况时要及时行动。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紧迫和焦虑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流逝和机会的丧失。它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及时行动,以免错过重要的时机。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使用“指日告罄”来描述一个项目的截止日期临近,团队成员因此加紧工作,最终按时完成了任务。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梭,青春指日告罄,珍惜每一刻,莫让时光空流转。”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个沙漏中的沙子即将流尽,听觉上,可能是时钟 ticking 的声音,提醒时间的流逝。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unning out of time”或“on the brink of exhaustion”,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资源或时间即将耗尽的概念。
“指日告罄”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表达,它不仅描述了物质资源的消耗,也反映了时间管理和珍惜当下的重要性。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准确性。
1.
【指】
手指。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
【引证】
《说文》-指,手指也。 、 《庄子·骈拇》-骈拇枝指。 、 《荀子·儒效》-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指如削葱根。 、 唐·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以指叩门。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组词】
指下、 伸手不见五指;屈指可数;指甲,指爪、 指尺、 指掌、 指语
足指也叫做指。
【引证】
《史记·高祖本纪》-乃扪足曰:“虏中吾指。”
2.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 、 《易·说卦》-离为日,为火。 、 《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 、 《孟子》-天无二日,太阳也。 、 《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
【组词】
日冠、 日昃、 日旸儿、 日月交食、 日头搁山、 日头趖西、 日居月诸
3.
【告】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牛”,牛触人,角着横木,所以告人也。从口,从牛。本义:报告,上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告,牛触人。角着横木,所以告人也。 、 《书·金滕》-乃告太王王季文王。 、 《易·益》-告公用圭。 、 《诗·齐风·南山》-必告父母。 、 《仪礼·乡射礼》-以告于乡先生君子。 、 《尔雅·释言》-告,请也。 、 《吕氏春秋·赞能》-敢以告于先君。 、 《书·康王之诰》-敢敬告天子。 、 《书·甘誓》-予誓告汝。 、 《书·汤诰》-诞告万方。 、 《列子·杨朱》-不告而娶。 、 诸葛亮《出师表》-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 《资治通鉴·唐纪》-或告元济曰:“官军至矣!”
【组词】
告事、 告报、 告变、 告荒
4.
【罄】
(形声。本义:器中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罄,器中空也。 、 《诗·小雅·蓼莪》-缾之罄矣。 、 《诗·小雅·天保》-罄无不宜。
【组词】
罄身人、 罄然、 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