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1:01: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01:56
“归去来兮”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字面意思是“回去又回来”,基本含义是指离开后又返回,或者比喻事物的循环往复。
在文学中,“归去来兮”常用于表达对故乡、自然或过去的怀念和向往,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就是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用,但在特定的文学或哲学讨论中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文学研究或历史研究中,这个词汇可能会被用来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或作品的主题。
同义词“循环往复”和“周而复始”都强调了事物的重复性和周期性,而“归去来兮”则更多地带有情感色彩和文学意味。反义词“一去不返”和“永别”则强调了离开后的不可逆转性。
“归去来兮”源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这篇辞赋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用来表达对过去或自然的怀念,以及对人生循环往复的感慨。
在**文化中,“归去来兮”常常与田园诗、隐逸文化联系在一起,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也体现了人们对回归本真、追求内心平静的渴望。
“归去来兮”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怀旧和感慨,它让人联想到宁静的田园生活、远离尘嚣的宁静,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这种情感反应可能会影响人们的思维,使他们更加珍惜现在,向往简单而真实的生活。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阅读陶渊明的作品时感受到“归去来兮”的情感,它让我思考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期待。这个词汇也启发我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片刻的宁静,回归内心的平和。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归去来兮”:
归去来兮,梦回故里,
青山绿水,岁月静好。
尘世纷扰,何如归隐,
心随云卷,自在逍遥。
在视觉上,“归去来兮”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的乡村风光、悠闲的田园生活。在听觉上,它可能让人想起悠扬的古琴声或鸟鸣声,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情感可以通过“going back to nature”或“returning to simplicity”等表达来传达。这些表达也强调了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向往。
“归去来兮”这个词汇不仅是一个文学表达,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它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宁静和平衡。通过对这个词汇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也启发我在自己的生活中追求简单和真实。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自不合刚下山来惹是非,不如~。
1. 【归】
2.
【去】
(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说文》:“从大,凵声。”凵(qū)。本义:离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去,人相违也。 、 《诗·魏风·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 《春秋·庄公四年》-纪侯大去其国。 、 《谷梁传》-大去者,不遗一人之辞也。 、 《左传·襄公二十年》-武子去所。 、 《战国策·齐策》-不能相去。 、 唐·柳宗元《三戒》-乃去。 、 宋·欧阳修《归田录》-久而不去。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径去。 、 清·魏禧《大铁椎传》-东向驰去。
【组词】
去离、 去任、 去住无门、 去来、 去位
3.
【来】
慰劳。
【引证】
《说文》-勑,劳也。从力,來声。字亦作俫。 、 《诗·郑风·女曰鸡鸣》。高亨注:“来,借为勑。”-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 《汉书·平当传》-劳俫有意者。 、 《孟子·滕文公上》-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 、 《诗·魏风·硕鼠》-莫我肯勑。 、 《韩非子·王道》-贤者勑其材。
4.
【兮】
啊 古代诗辞赋中的助词。
【引证】
《诗·周南·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