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0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08:17
“三击掌”字面意思是指连续三次击掌的动作。基本含义通常是指通过三次击掌来表示某种协议、庆祝或认可。
“三击掌”作为一个动作描述,其词源较为直接,源自于实际的击掌动作。在历史演变中,这个动作可能从最初的庆祝方式逐渐演变为包含更多象征意义的仪式。
在不同的文化中,“三击掌”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在一些文化中,它可能与传统的仪式或庆祝活动相关联。
“三击掌”通常带有一种积极、庆祝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团队合作、成功和喜悦。
在学生时代,我曾在一次团队项目成功后与队友们进行了“三击掌”,那是一种团队精神和成就感的体现。
在诗歌中,可以将“三击掌”作为一种节奏和韵律的象征,例如:
在晨曦的光辉中,我们三击掌,
每一次击掌,都是新的开始。
想象一群人在阳光下进行“三击掌”,阳光下的手掌影子,以及击掌的清脆声音,这些都是视觉和听觉上的联想。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动作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意义。例如,在某些非洲文化中,类似的击掌动作可能具有特定的社会或仪式意义。
“三击掌”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动作,还承载了庆祝、认可和团队精神的意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沟通的情感色彩。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击】
(形声。从手,毄(jī)声。本义:敲击,敲打)。
同本义。
【引证】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欲以击柱。 、 、 《资治通鉴·唐纪》-留击柝者。 、 、 《楚辞·九歌·国殇》-援玉 枹兮击鸣鼓。
【组词】
击壤、 击节、 击鞠
3.
【掌】
本义:手掌,手心。
【引证】
《说文》-掌,手中也。 、 《论语·八佾》-指其掌。 、 枚乘《谏吴王书》-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组词】
掌上、 掌上观纹、 掌文
四足动物带爪的脚。
【引证】
《孟子·告子上》-熊掌,亦我所欲也。
1. 【击掌】 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