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56: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56:33
词汇“榷算”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文雅和专业的词汇,主要用于描述计算、核算或估算的过程。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榷算”进行深入分析:
“榷算”的字面意思是仔细计算或核算。其中,“榷”字有计算、估量的意思,“算”则是计算的意思。结合起来,“榷算”指的是一种精确或细致的计算过程。
“榷”字在古代汉语中有计算、估量的意思,如《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计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榷算”这个词可能逐渐被更常用的词汇如“计算”、“核算”所替代,因此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
在古代中国,榷算可能与税收、财务管理等官方活动紧密相关,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精确计算的重视。
“榷算”给人一种严谨、精确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精细的管理过程。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涉及到需要精确计算的场合,如家庭预算、投资分析等,可以使用“榷算”来强调计算的精确性。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榷算”用于描述对复杂问题的深入分析,如“他对人生的每一个选择都进行了榷算,力求每一步都走得精准无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会计师在认真地进行账目核算的场景;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节奏稳定、旋律严谨的音乐,来体现“榷算”的精确性。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榷算”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detailed calculation”或“precise accounting”可以传达相似的意思。
“榷算”是一个强调精确计算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在专业领域和正式文书中仍有其应用价值。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提升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精确性。
1.
【榷】
(形声。从木,寉(hè)声。本义:独木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两头聚石,以木横架之,故亦名石杠。”-榷,水榷横木,所以渡者也。 、 《广雅·释室》-榷,独梁也。 、 《初学记》-独木之桥曰榷。
2.
【算】
(会意。从竹,从具。“竹”跟算筹有关,“具”表示齐备。本义:计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算,数也。 、 《仪礼·乡饮酒礼》-无算爵。 、 《仪礼·丧服记》-亲则月算如邦人。 、 《仪礼·士丧礼》-明衣不在算。 、 《礼记·檀弓下》-有算为之节文也。 、 《论语·子路》-何足算也? 、 《儒林外史》-只恐把铁棍子打完了,也算不到这笔帐上来。
【组词】
算还、 算尽镏铢、 算来、 算刻、 算定、 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