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24: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24:36
词汇“扬镳”是一个汉语成语,由“扬”和“镳”两个字组成。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扬镳”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扬镳”字面意思是指扬起马嚼子,即马匹奔跑时马嚼子高高扬起的样子。基本含义是形容马匹奔驰的姿态,引申为人们奋发向前、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
“扬镳”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用于描述马匹奔驰的姿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人的行为和精神状态。
在**传统文化中,马象征着力量和速度,因此“扬镳”常被用来比喻人的奋发向前。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仍被用来激励人们积极进取。
“扬镳”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勇敢、奋进和无畏。它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坚定的态度。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团队建设活动中听到领导用“扬镳”来激励我们克服困难,这让我印象深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扬镳”:
晨曦中,我们扬镳前行,
穿越荆棘,追逐梦想的光芒。
想象一匹骏马在草原上奔驰,马嚼子高高扬起,伴随着马蹄声和风声,这种场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gallop”或“charge”,但它们更多强调动作本身,而不像“扬镳”那样带有精神层面的含义。
通过对“扬镳”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激励人们奋发向前方面的作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的词汇量,提升表达的深度和广度。
1.
【扬】
(形声。从手,昜(yáng)声。金文字形,像用双手举起“玉”,是会意字。本义:高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扬,飞举也。 、 《小尔雅》-扬,举也。 、 《礼记·檀弓》-杜篑洗而扬觯。 、 《礼记·乡饮酒义》-盥洗扬斛。 、 《仪礼·乡射礼》-南扬弓。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扬其波。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扬鞭语曰。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大风扬积雪。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扬帆去。
【组词】
扬楫、 扬袂、 扬眉、 扬旌、 扬麋、 扬觯、 扬鞭、 扬臂、 扬徽、 扬刃
2.
【榷】
(形声。从木,寉(hè)声。本义:独木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两头聚石,以木横架之,故亦名石杠。”-榷,水榷横木,所以渡者也。 、 《广雅·释室》-榷,独梁也。 、 《初学记》-独木之桥曰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