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4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41:09
改锥:改锥是一种手工工具,主要用于拧紧或松开螺丝。它通常有一个细长的金属杆,一端有与螺丝头形状相匹配的槽或钻头,另一端可能是扁平的或带有把手,以便于握持和施力。
改锥这个词可能源自于对工具功能的描述,即“改变”螺丝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不同的语言和地区中可能有所变化,但其基本功能保持不变。
在许多文化中,改锥象征着自给自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也是DIY(自己动手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人们自己修理和创造。
改锥可能让人联想到稳定性和可靠性,因为它是一个用于固定和连接的工具。它也可能唤起对技术细节和精确工作的尊重。
在家庭维修中,改锥是我常用的工具之一。有一次,我用改锥成功修复了一个摇晃的椅子,这让我感到非常自豪和满足。
在诗歌中,改锥可以被比喻为解决生活中复杂问题的工具:
像改锥般精准, 拧紧生活的每一颗螺丝, 稳固,坚定,不松懈。
想象一个金属改锥在阳光下闪耀,它的金属光泽和冷硬的质感可能与现代工业美学相联系。使用改锥时的声音,如螺丝与金属槽的摩擦声,可能让人感到一种满足感。
在不同的语言中,改锥可能有不同的名称,但其功能和形状通常是相似的。例如,在英语中,它被称为“screwdriver”。
改锥作为一个基本的工具,不仅在实际应用中非常重要,也在文化和象征意义上扮演着角色。它提醒我们,即使是简单的工具,也能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发挥关键作用。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能够增强我的描述能力和对日常工具的尊重。
1.
【改】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己”,象一个跪着的小孩子;右边是“攴”(pū),象以手持杖或执鞭。表示教子改过归正之意。本义: 改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改,更也。 、 《诗·郑风·缁文》-敝予又改为兮。 、 《公羊传·庄公三年》-盖改葬也。 、 《论语·雍也》-回也不改其乐。 、 《仪礼·乡射礼》。注:“更也。”-改取一个挟之。 、 《仪礼·士相见礼》-改居则请退可也。 、 《国语·鲁语下》-执政未改。 、 《楚辞·九章·怀沙》-前图未改。 、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组词】
改容加饰、 改适、 改教、 改律、 改视、 改节
2.
【锥】
(形声。从金,隹(zhuī)声。本义:钻孔的工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锥,锐也。 、 《释名·释用器》-锥,利也。 、 《战国策·秦策一》-引锥自刺其股。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锥之处囊中。
【组词】
锥刀、 锥矢、 锥囊、 锥行衰、 锥行之陈、 锥毛、 锥刀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