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4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42:21
对弈:字面意思是指两人相对而坐,进行棋类游戏,如围棋、象棋等。基本含义是指双方在棋盘上进行智力较量,通过策略和技巧来争夺胜负。
“对弈”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对”表示相对,“弈”指下棋。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弈”逐渐成为描述棋类游戏的通用词汇,并扩展到比喻性的语境中。
在**文化中,“对弈”不仅是娱乐活动,也是修身养性的方式。它体现了东方哲学中的平衡与和谐,以及策略思维的重要性。
“对弈”给人以智慧、策略和竞争的联想。它激发人们对智力挑战的兴趣,同时也可能引发紧张和兴奋的情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与朋友在周末的午后对弈,那是一种放松和享受思考乐趣的方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对弈”:
棋盘上黑白交错,
对弈者心机深藏。
一子落下风云变,
胜负只在转瞬间。
想象一幅画面:两位老者在古树下的石桌上对弈,周围是静谧的园林。背景音乐可以是古筝的悠扬旋律,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
在英语中,“对弈”可以对应为“playing chess”或“a game of chess”,但在比喻意义上,可能更倾向于使用“duel of wits”或“strategic confrontation”。
“对弈”不仅是一个描述棋类游戏的词汇,它还蕴含了策略、智慧和竞争的深层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对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复杂的思维过程和竞争情境。
1.
【对】
(会意。从口,从“丵”(zhuó,即,古“丛”字,象草木丛生。),从寸。寸,法度也。汉文帝以为责对而伪,言多非诚,故去其口,以从土。本义:应答)。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对,答也。 、 《诗·大雅·桑柔》-听言则对。 、 《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 、 《孟子·梁惠王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 《仪礼·士冠礼》。注:“应也。”-冠者对。 、 《仪礼·曲礼》。注:“答问也。”-对曰:“非礼也敢辞。” 、 《三国演义》-操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
【组词】
无言以对;对当、 对嘴、 对理、 对番、 对状、 对日
2.
【弈】
(形声。从攻(gǒng),亦声。本义:下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弈,围棋也。 、 《小尔雅》-棋局谓之弈。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视君不如弈棋。 、 《孟子》-今夫弈之为数。 、 《孟子·告子上》-使弈秋诲二人弈。
【组词】
弈思
古代指围棋。
【引证】
《论语·阳货》-不有博弈者乎?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弈者胜。
【组词】
弈局、 弈具、 弈枰、 弈楸、 弈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