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5: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5:24
“人模人样”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人的外表或行为举止模仿得非常像,通常用来形容某人装出一副正经或高贵的样子,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这个词汇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暗示着外表与内在的不符。
在不同的语境中,“人模人样”可以有不同的应用:
“人模人样”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普通,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总结形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汇的含义和使用场景也在不断演变,但其核心的讽刺和批评意味始终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人们往往强调“内外兼修”,即外表和内在的一致性。因此,“人模人样”这个词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于真实性和诚信的重视。
这个词汇给我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因为它通常与虚伪和欺骗联系在一起。在表达时,我会谨慎使用这个词汇,以免给人带来不必要的误解或伤害。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些表面上看起来很专业、很有能力的人,但实际接触后发现他们的能力和表现并不如外表所示。这时,我可能会在心里用“人模人样”来形容他们。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他走在人群中,人模人样,
衣冠楚楚,却心怀鬼胎。
表面的光鲜,掩盖不了,
内心的黑暗,终将暴露。
在视觉上,我可能会联想到一个穿着正装的人,但他的眼神或举止透露出不真诚。在听觉上,我可能会联想到一些讽刺或批评的语调,用来强调这个词汇的负面含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ll hat and no cattle”,意思是外表看起来很厉害,但实际上没有实质内容。这个表达在意义上与“人模人样”相似,都强调了外表与内在的不符。
“人模人样”这个词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有用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对虚伪行为的批评。然而,我也意识到在使用这个词汇时需要谨慎,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或伤害。总的来说,这个词汇丰富了我的表达方式,并帮助我更好地理解社会和文化中的某些现象。
怎人模人样,做出这等不君子待何如?
1.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2. 【模】
3.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4.
【样】
(形声。从木,羕(yàng)声。本义:栩实,字亦作橡)。
假借为“像”。式样。
【引证】
唐·白居易《缭绫》-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
【组词】
样银、 样儿、 样子间、 样米、 样物、 样度、 样当、 样制、 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