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9: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9:32
“对岸”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河流、湖泊或其他水体的另一边。基本含义是指与当前位置相对的另一侧。
在文学中,“对岸”常常被用来象征性地表示未知的领域、未来的可能性或对立的立场。在口语中,它可能仅仅指实际的物理位置。在专业领域,如地理学或城市规划中,它可能涉及到具体的区域划分或交通规划。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对岸”更强调水体作为分隔的元素,而“对面”则可能适用于任何相对的位置。
“对岸”一词源于汉语,由“对”和“岸”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对”有相对的意思,“岸”指水边的陆地。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词的用法逐渐扩展,不仅仅局限于物理空间,也用于比喻和象征。
在**文化中,“对岸”常常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如“隔岸观火”比喻旁观者的心态。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也可能指代政治上的对立面,如两岸关系中的台湾与大陆。
“对岸”这个词可能引发人们对未知的好奇和对冒险的渴望。它也可能唤起人们对分离和距离的感慨。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旅行时多次使用“对岸”这个词,描述我想要探索的新地方。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对岸的花开得正艳,我却只能在此岸遥望,心中的渴望如潮水般汹涌。”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河流两岸的风景画,对岸的景色与这边形成鲜明对比。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渡船的汽笛声,或是水流的声音。
在英语中,“对岸”可以翻译为“the other side”或“the opposite bank”。在不同的文化中,这个词的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的物理含义是普遍的。
“对岸”这个词汇在语言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用法,不仅限于物理空间,还涉及到情感、文化和象征等多个层面。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的多重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和生动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1.
【对】
(会意。从口,从“丵”(zhuó,即,古“丛”字,象草木丛生。),从寸。寸,法度也。汉文帝以为责对而伪,言多非诚,故去其口,以从土。本义:应答)。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对,答也。 、 《诗·大雅·桑柔》-听言则对。 、 《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 、 《孟子·梁惠王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 《仪礼·士冠礼》。注:“应也。”-冠者对。 、 《仪礼·曲礼》。注:“答问也。”-对曰:“非礼也敢辞。” 、 《三国演义》-操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
【组词】
无言以对;对当、 对嘴、 对理、 对番、 对状、 对日
2.
【岸】
(形声。从山,从厂,干声。厂(hǎn,山崖),意思为水边高起之地。本义:河岸)。
同本义。
【引证】
《诗·卫风·氓》-淇则有岸。 、 《荀子·宥坐》-三尺之岸,而虚车不能登也。 、 唐·李白《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